时间: 2025-04-26 11: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7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
作者: 孙一元 〔明代〕
客中此日逢佳节,
扶醉来登千树林。
斜日碧云秋寺净,
折荷残苇晚湖深。
中原目送双流泪,
老马时存万里心。
何处草堂还可借,
杜陵今有卜居吟。
在外乡的我,今天正逢重阳佳节,
扶着醉意来到千树林中登高。
斜阳映照下的碧云,秋天的寺庙显得格外清净,
我在深邃的湖边折下残荷,旁边是荒芜的苇荡。
我目送中原方向,悄然流下双泪,
就像老马常怀远行的心。
何处的草堂还可以暂时借住?
如今杜陵有诗人吟唱着归隐的生活。
作者介绍:
孙一元,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佳节,表现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身在他乡,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深刻。开头两句“客中此日逢佳节,扶醉来登千树林”,通过“客”字点明身份,营造出一种远离故土的惆怅。接下来“斜日碧云秋寺净”描绘了秋日的宁静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显示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而“中原目送双流泪”,则是诗人对于故乡的无限思念,流泪象征着内心的伤感。最后两句“何处草堂还可借,杜陵今有卜居吟”,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客中此日逢佳节”中的“客”指的是谁?
A. 家乡人
B. 旅行者
C. 外地人
D. 游客
诗中提到的“老马”象征什么意思?
A. 年老体衰
B. 志向与抱负
C. 乡愁
D. 旅行的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