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缥缈峰

《九日登缥缈峰》

时间: 2025-05-02 00:49:49

诗句

太湖湖水平如油,南临吴兴北常州。

云涛澒洞千万顷,天遣峭石支中流。

奇峰罗列七十二,意象岝崿穷雕锼。

青螺绵延势不断,支联脉缀相沉浮。

就中一峰起天半,孤撑磔卓无朋仇。

有如端拱坐清殿,奔走万国朝群侯。

置身峰巅断尘土,缥缈云烟袅孤柱。

微波一曲辨荆溪,顽石数拳窥顾渚。

未知大地竟安穷?

但觉长空浩无主。

孤舟远泛若停桡,断雁低飞如铩羽。

是时秋空方泬寥,丹枫黄叶山之椒。

彭泽把盏正采菊,中山摇笔还题糕。

我贫无物作重九,凭仗两脚升青霄。

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

吴山箫鼓真一笑,苦向平地夸登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9:49

原文展示:

九日登缥缈峰
作者:顾我锜 〔清代〕

太湖湖水平如油,南临吴兴北常州。
云涛澒洞千万顷,天遣峭石支中流。
奇峰罗列七十二,意象岝崿穷雕锼。
青螺绵延势不断,支联脉缀相沉浮。
就中一峰起天半,孤撑磔卓无朋仇。
有如端拱坐清殿,奔走万国朝群侯。
置身峰巅断尘土,缥缈云烟袅孤柱。
微波一曲辨荆溪,顽石数拳窥顾渚。
未知大地竟安穷?但觉长空浩无主。
孤舟远泛若停桡,断雁低飞如铩羽。
是时秋空方泬寥,丹枫黄叶山之椒。
彭泽把盏正采菊,中山摇笔还题糕。
我贫无物作重九,凭仗两脚升青霄。
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
吴山箫鼓真一笑,苦向平地夸登高。

白话文翻译:

太湖的水面平静如油,南边是吴兴,北边是常州。
云涛翻滚,波澜壮阔,宛如数千万顷的海洋,
上天派遣峭壁石头支撑着这中流。
奇特的山峰排列成七十二座,意象岑岌可危,雕琢得如同艺术品一样。
其中有一座峰高耸入天,孤独地支撑着,没有朋友或敌人。
它就像端坐在清净殿堂的君王,仿佛在朝拜万国的众侯。
身处峰巅,远离尘世,缥缈的云烟如同孤柱袅袅升起。
微波荡漾,可以辨别出荆溪的流淌,顽固的石头像拳头一样窥视顾渚。
不知道大地究竟是何等的渺小,
只觉长空浩瀚无主。
孤舟在远处荡漾,好似停下桡橹,
孤雁低飞,仿佛羽翼被裁剪。
此时秋天的天空格外清澈,丹枫黄叶宛如山间的椒色。
彭泽正把酒欢庆采菊,中山挥笔写下诗篇。
我一贫如洗,独自重阳,凭借双脚登上青天。
指挥云物如同几案,呼喊山川与儿女同游。
吴山的箫鼓声声入耳,苦于平地夸耀登高的成绩。

注释:

  • 缥缈:形容轻薄虚幻,如云雾般的状态。
  • 青螺:指山脉起伏连绵,形似青色的螺壳。
  • 彭泽:指彭泽湖,古代文人陶渊明曾在此地采菊,象征隐逸和高洁。
  •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 吴山:指的是位于江苏省的山脉,与诗人所描绘的情境相呼应。

典故解析:

  • 彭泽中山:彭泽指陶渊明的采菊,象征隐逸的生活,中山则可能指的是另一位文人如王羲之,表现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孤舟断雁:这两个意象反映了诗人在山巅的孤独感和对秋天的沉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我锜,清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重阳节前后,诗人登高望远,思索人生的孤独与自然的美妙,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九日登缥缈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洞察和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太湖的宁静与广阔,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随着诗句的推进,奇特的山峰、孤独的高处,诗人逐渐将视野上升至更高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人在山巅放眼四望,云烟缥缈,似乎与世隔绝,这种孤独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的呼唤,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索。

秋天的景象与重阳的传统相结合,增添了一层情感的厚度。诗人虽身处高峰,却感到物质的贫乏,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超脱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湖湖水平如油:描写太湖的平静,设定诗的基调。
  2. 南临吴兴北常州:指出地理位置,增强地方感。
  3. 云涛澒洞千万顷:展现自然的壮阔,暗含生命的浩瀚。
  4. 天遣峭石支中流:天意的安排,象征自然的力量。
  5. 奇峰罗列七十二:奇特的山峰如同艺术品,暗示诗人的审美。
  6. 就中一峰起天半:突出孤峰,象征孤独与卓越。
  7. 有如端拱坐清殿:比喻高峰如同王座,表达威严与宁静。
  8. 置身峰巅断尘土:在山巅超然物外,体现内心的宁静。
  9. 微波一曲辨荆溪:细腻的自然描写,象征诗人的细腻观察。
  10. 未知大地竟安穷:对世界的思考,提出哲学问题。
  11. 孤舟远泛若停桡:表现孤独感。
  12. 丹枫黄叶山之椒:秋天的美景,象征诗人的感伤。
  13. 我贫无物作重九:表现物质的匮乏,但精神却丰盈。
  14. 指挥云物作几案:表现对自然的掌控与理解。
  15. 吴山箫鼓真一笑:最后以轻松幽默的调子结束,展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撑磔卓无朋仇”,将孤峰比作清殿,表现其孤独。
  • 拟人:如“指挥云物作几案”,赋予自然以人的特性,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在面对浩瀚自然时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太湖:象征广阔与宁静。
  2. 奇峰:象征卓越与超脱。
  3. 孤舟:象征孤独与自由。
  4. 秋天: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感伤。
  5. 重阳:象征节日与家庭的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登缥缈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顾我锜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时间?

    • A. 八月初一
    • B. 九月初九
    • C. 十月十五
    • D. 七月七日
  3. 诗中“孤撑磔卓无朋仇”中的“磔卓”是指什么?

    • A. 高山
    • B. 河流
    • C. 亭台
    • D. 雾霭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感悟,而顾我锜则更突出自然的超然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 问春二首 秋夕不寐二首 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读书台 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送黄仲委秉少卿知泸州二首 明发戈阳县 立春日有怀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潜踪蹑迹 对景伤情 贝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纯一不杂 热肠古道 舍开头的成语 老虎头上搔痒 相羊 仙旌 包含逭的词语有哪些 达官贵人 乛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晾鹰台 极异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行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