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22
鹧鸪天 其二 登石鼓合江亭
作者: 王炎
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
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
水国倍生寒。输与沧浪叟,
长伴白鸥闲。傍江亭,穷杳霭,
踞巉岩。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
从此问群仙。云海渺无际,
波涌缓移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疲惫的旅人,千里跋涉,眼里满是对尘世的厌倦。蒸湘地区的美景让他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江山,他举杯听那悠扬的曲调,虽然已过了黄花时节,江水更显寒意。他将这份闲适交给了沧浪的老者,长伴白鸥在江边闲游。亭旁的江水深而石冷,听说那里还有另一番洞天。等待着美丽的灵妃来调曲,唤醒冯夷的短暂舞蹈,从此与众仙人相问。云海无边,波涛轻轻推动着船只。
作者介绍:王炎,字子华,号少华,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炎游览石鼓合江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厌倦,传达了一种超然的闲适心态。
《鹧鸪天 其二 登石鼓合江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感悟和对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非常直接地表达了旅人对生活的疲惫与厌倦,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普遍性。接着,诗人通过“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传达出对蒸湘美景的赞美,令人感受到那种风景如画的意境,仿佛可以在心中勾勒出那幅美丽的江山图。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以“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引入了酒的意象,象征着一种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态度。尽管时光流逝,黄花凋谢,江水依旧,诗人将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与自然的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最后几句“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神秘,令人心向往之。整首诗在情感上从疲惫转向宁静,从对世事的厌倦到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逃避,透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倦游客”指的是:
A. 疲惫的旅人
B. 高兴的旅人
C. 忙碌的旅人
D. 充满希望的旅人
“蒸湘平远”中“平远”形容的是:
A. 水的清澈
B. 风的轻柔
C. 景色的开阔
D. 天空的高远
“待倩灵妃调曲”中的“倩灵妃”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普通女子
C. 传说中的仙女
D. 一位歌唱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