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16
鹧鸪天
镇日矾头压短垣。
今年屋后断潺湲。
青松未必妨贤路,
白发公然有责言。
驰騄耳,控黄肩。
较量百计让邱樊。
曝然放杖东归耳,
安用人閒下泽辕。
整首诗的意思是:整日里,矾头草压着低矮的围墙。今年屋后的小溪已经断流了。青松未必会阻碍贤人的道路,白发老人却公开说着责备的话。耳边马蹄声疾,黄马控制在肩膀上。经过多次较量,最终还是让给了邱樊。无所事事地把杖子放下,打算东归,闲适地在河边休憩又有什么用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青松、白发、贤路等意象可以联系到古代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作者介绍: 朱祖谋,号放翁,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生哲思。其作品多涉及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观察。在那个时代,士人面对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使得许多诗人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述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镇日矾头压短垣”,以矾头草压着围墙开头,传达出一种压抑和无奈的情绪。紧接着,提到“今年屋后断潺湲”,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青松未必妨贤路”,则表达了对才德之人的向往与支持。
“白发公然有责言”似乎在反映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与批评,这一转折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增强了诗的深度。后面的描写如“驰騄耳,控黄肩”,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生活态度,但随着“曝然放杖东归耳”,又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放下的决心,似乎在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理想是否值得?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与总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压迫与社会责任时的无奈与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矾头”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白发公然有责言”的态度是?
“曝然放杖东归耳”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朱祖谋的这首诗更强调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而李白则着重于豪情壮志与对酒的狂饮。两者风格迥异,但都反映了士人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