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19
五老云中唤不应,名山从未要人称。
虎头写出庄严相,舍利光分大小乘。
三峡波涛惊过客,一龛风雨定诗僧。
昔贤跨鹿来栖止,深夜摊书借佛镫。
五老山上的云雾中呼唤却无人应答,名山大川从来不需要人来称赞。
虎头山展现出庄严的面貌,舍利光芒分照着大小乘佛教。
三峡的波涛让过客感到震惊,佛龛在风雨中安定了诗僧的心境。
往昔的贤人骑鹿而来栖息,深夜中摊开书籍借着佛灯阅读。
慧霖,清代诗人,擅长写作佛教题材的诗歌,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和对佛理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常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相结合。
此诗创作于清代,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诗人在栖贤寺游历时,受到环境的启发,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敬仰以及对佛教思想的感悟。
《栖贤寺》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和佛教思想的思考。首句“五老云中唤不应”以极简的笔触勾画出一种孤寂的景象,仿佛在说:名山大川不需要人来赞美,其壮丽自有其价值。接着“虎头写出庄严相”,诗人以虎头山的威严作为佛教庄严的象征,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三峡波涛惊过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并与“佛龛在风雨中安定了诗僧”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说,尽管外界的波涛汹涌,但内心的宁静可以通过佛教的智慧获得。最后的“昔贤跨鹿来栖止”则引入了历史的回忆,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夜晚借着佛灯读书的意象,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也显示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结合佛教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心灵的洗礼与启迪。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佛教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虎头”指代的是哪座山?
a) 五老山
b) 虎头山
c) 长江山
d) 三峡山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三峡波涛惊过客”意在表达__。
判断题:诗中的“舍利光分大小乘”主要强调了佛教的分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