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7:02
迎潮送潮辞·送潮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潮西来兮又东下,
日染中流兮红洒洒。
汀葭苍兮屿蓼枯,
风骚牢兮愁烟孤。
大几望兮微将晦翳,
睨瀛溶兮敛然而退。
爱长波兮数数,
一幅巾兮无缨可濯。
帆生尘兮楫有衣,
怅潮之还兮吾犹未归。
潮水从西边涌来又向东去,
阳光洒在水面上,染成了一片红色。
岸边的芦苇苍翠,然而小岛的蓼草却已枯萎,
风骚的惆怅让人感到孤独的烟雾。
远望大海,微微有些阴霾,
眼看那海水在收退。
我喜爱那绵延的波浪,层层叠叠,
可我的手巾却没有缨带可以洗涤。
船上的尘土飞扬,桨上也沾满了污垢,
我惆怅潮水的回归,而我依然未能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归属感缺失的感慨,常见于唐诗中。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融合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盛世,诗人可能在海边或水边游玩时,感受到潮水的来去,触发了对人生起伏和归属感的思考。
《迎潮送潮辞·送潮》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潮水、阳光、岸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潮西来兮又东下”引入,生动描绘了潮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和生活的变迁。接着“日染中流兮红洒洒”,用生动的色彩描绘水面,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诗中“汀葭苍兮屿蓼枯”对比了生机与枯萎,反映了人生的无常。随着潮水的退去,诗人感受到一种惆怅,“怅潮之还兮吾犹未归”,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流转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日染中流兮红洒洒”形象地描绘了阳光与水的交融,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流转、归属感缺失的感慨,体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潮西来兮又东下”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变化
C. 生活的无常
D. 以上皆是
“日染中流兮红洒洒”中的“红”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热情
C. 生命
D. 迷惘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比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送潮》则通过潮水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流转和归属感的缺失,二者都能体现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反思,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