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洗尘赠张立之判官

《洗尘赠张立之判官》

时间: 2025-04-30 16:33:27

诗句

立之居糟丘,胸有万斛尘。

归来卧西窗,泾渭自此分。

污泥生芙蕖,榛墟有白云。

莫厌吏事烦,愿子清天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3:27

原文展示:

立之居糟丘,胸有万斛尘。
归来卧西窗,泾渭自此分。
污泥生芙蕖,榛墟有白云。
莫厌吏事烦,愿子清天君。

白话文翻译:

立之居住在糟丘,心中怀有万千烦恼。
归来后在西窗下安卧,心境从此分明。
污泥中也能生长出美丽的芙蕖,荒野中还有洁白的云朵。
不要厌烦繁琐的官场事务,愿你能成为清明的天君。

注释:

  • 立之:张立之,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
  • 糟丘:糟粕的土丘,象征着平凡的生活。
  • 万斛尘:比喻内心的烦恼和忧愁。
  • 泾渭自此分:泾河与渭河分明,借指心境的清晰。
  • 污泥生芙蕖:污浊的泥土中能生出美丽的荷花,象征逆境中仍有美好事物。
  • 榛墟:荒草丛生的地方。
  • 白云:象征清净与高远。
  • 吏事:指官场事务。
  • 清天君:希望成为清明的君主或官员。

典故解析:

“泾渭分明”出自《诗经》,用以形容事物的分明与清晰。在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境界与心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文焕,号梅溪,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豪放奔放,常以抒情为主。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孝祥担任官职期间,抒发了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内心烦恼的自省与期望。

诗歌鉴赏:

《洗尘赠张立之判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以立之的生活状态为引子,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烦恼与理想的追求。开头的“立之居糟丘”以平凡的场景引出深邃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接着“胸有万斛尘”描述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展现出一种压抑的情感。

而“归来卧西窗,泾渭自此分”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繁琐生活后,心境的清晰与宁静,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智慧。通过“污泥生芙蕖”的比喻,诗人传达了在困境中仍能发现美好与希望的哲学思想。而最后的“莫厌吏事烦,愿子清天君”则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祝福,渴望其能保持清明的心态与理想。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更在情感上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立之居糟丘:描绘了立之的住所,暗示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2. 胸有万斛尘:表达了立之内心的复杂情绪与负担。
  3. 归来卧西窗:回归宁静的生活,体现了放松与反思。
  4. 泾渭自此分:心境清晰,事物分明,明了自己的追求。
  5. 污泥生芙蕖: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见到美好的事物。
  6. 榛墟有白云:荒凉中也有高远的理想。
  7. 莫厌吏事烦:希望不要对官场事务感到厌倦,体现责任感。
  8. 愿子清天君:寄予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清白正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污泥生芙蕖”,通过对比污泥与美丽的荷花,表现出希望与美好的可能。
  • 对仗:如“泾渭自此分”,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面对生活琐事的态度和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实际的反思与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糟丘:象征平凡与简单的生活。
  • 万斛尘:代表内心的烦恼与忧虑。
  • 芙蕖:象征美好与希望。
  • 白云:象征高洁与理想。

这些意象不仅具备表面意义,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污泥生芙蕖”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艰难
    • B. 在困境中仍有美好
    • C. 官场的烦恼
    • D. 对未来的迷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泾渭自此分”是用来形容__

  3. 判断题:作者希望对朋友的祝福是希望他能在官场中保持清明。 (对/错)

答案:

  1. B
  2. 心境的清晰

相关查询

琵琶 途中题山泉 登城东古台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上香炉峰 感秋怀微之 禁中闻蛩 新沐浴 夜琴 早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单 野调无腔 贸儒 自字旁的字 陵原 齐心戮力 包字头的字 安步当车 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郑卫桑间 编发 论根 高开头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鼠字旁的字 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