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07
郁葱千里绿阴肥,
涧水萦纡一径微。
鱼为惊钩闻鼓动,
鸟因避帜傍人飞。
江南塞北何相似,
并郡桑干总未归。
惆怅十年成底事?
独将羸马立斜晖。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绿色景象和细微的溪水流淌。鱼儿因听到钓钩的声音而受惊,鸟儿因避开旗帜而飞向人旁。江南和塞北的景色有何相似之处?就连桑干的故乡也未能归来。十年间我所经历的到底是什么呢?我只能孤独地倚着瘦弱的马儿,站在斜晖之中。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的军事家、诗人。他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表现突出,屡次获胜,并被誉为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诗词多表现出豪放、激昂的气质,反映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本诗创作于戚继光征战期间,反映了他在外征战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诗中透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出塞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郁郁葱葱的景象和溪水的蜿蜒,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惆怅与孤独。他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惊钩”和“避帜”,传达出自己在外征战的无奈和哀伤。
诗的最后两句尤其令人动容,十年的战斗经历让诗人感到无所归依,孤独的他只能在黄昏的余晖下,依靠着一匹瘦弱的马,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苍茫的自然中感受到了孤独,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中“郁葱千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
B. 丰饶
C. 灰暗
“惆怅十年成底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失落
C. 满足
诗中提到的“羸马”象征什么?
A. 勇敢
B. 孤独与疲惫
C. 强壮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戚继光的《出塞 其一》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争与思乡的感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首诗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挣扎,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