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41
青海城头月照沙,
黑山何处问琵琶。
长缨尽缚呼韩将,
重取明妃入汉家。
在青海的城头,月光洒在沙地上,
我该向哪儿去问黑山的琵琶声呢?
长缨已经尽头,捆住了呼韩的将军,
再次迎娶明妃回到汉朝的家中。
作者介绍:胡应麟(1550年-1602年),明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以其诗词成就和对古诗词的研究而闻名。其作品风格多样,常以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而受到承认。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与思考。
这首《出塞曲》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壮丽。开头的“青海城头月照沙”描绘出夜晚的静谧,月光照耀下的沙地显得格外清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乱。而“黑山何处问琵琶”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遥远的黑山,似乎是在询问那里的哀愁与过往。接下来的“长缨尽缚呼韩将”,通过历史典故,表现了对昔日英雄的缅怀与对国家前景的展望。最后一句“重取明妃入汉家”,更是以历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层次分明,从沉静的自然景象到激昂的历史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融入的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使得作品更具厚重感,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海城头”指的是哪个地方?
“长缨尽缚呼韩将”中的“长缨”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妃”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