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23:58
春日怀十友诗 其三 陈孝廉则
高启 〔明代〕
徂春易为感,复此栖孤寂。
莺啼远林雨,怅望乡园隔。
客舍换衣晨,僧斋听钟夕。
知君思正纷,杂英共如积。
在春天即将过去时,我容易产生感慨,因此在这里独自栖息,感到孤寂。
黄莺在远处的树林中啼叫,细雨纷飞,我怅然望着隔着的故乡园林。
在客舍里早晨换衣服,晚上在僧人的斋堂里听钟声。
我知道你此刻的思绪正纷乱不已,而我这里的杂花就像积累在一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启,字季升,号孟庵,明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浙江省。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被誉为“明初诗人”的代表之一。高启的作品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友人和故乡,借助春天的景象和孤寂的心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春日怀十友诗 其三》是高启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写给友人的一首怀友之作。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作者的孤独心情,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首句“徂春易为感”即点明了春天的易逝,接下来的“复此栖孤寂”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春天的美好与即将离去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更感伤。在自然景象中,莺啼声和细雨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此处,莺鸟的啼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细雨则渗透着诗人的愁绪,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切的美感。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怅望乡园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隔着遥远的距离,使得思念愈发浓烈。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既是对生活的写实,也是对友人和僧侣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知君思正纷,杂英共如积”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心境的理解与共鸣。杂花如同彼此的思绪,纷乱而又交错,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借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徂春”意指什么?
A. 春天即将结束
B. 春天正盛
C. 春天来临
D. 春天的花
“莺啼远林雨”中,莺的叫声象征着什么?
A. 寂静
B. 生机
C. 伤感
D. 幸福
诗中的“客舍”指的是哪里?
A. 家
B. 旅馆
C. 学校
D. 寺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