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0:50
潮打弯埼半欲摧,老禅称土筑高台。
旃檀林下谈经坐,舍卫城中乞食回。
江月夜摇金篆冷,天风时散宝花来。
惟馀石塔残阳里,长使登临过客哀。
潮水拍打着弯曲的海岬,似乎要将其摧毁,老禅师称赞这片土地,筑起了高台。
在旃檀树林下,静坐谈论经典,舍卫城中乞讨归来。
江边的月光在夜里摇曳,映照着冷冷的金篆,天风时不时送来宝花。
唯有那石塔在残阳中孤独伫立,常常让登塔的过客感到悲哀。
作者介绍:钱岳,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涧水,出生于今天的江西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景物,表达内心的修养与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代,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以禅宗为背景,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客哀愁的感慨。
《静安八咏录三 其二 讲经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开篇以“潮打弯埼半欲摧”引入,描绘了海潮拍打海岸的场景,仿佛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老禅称土筑高台”,这不仅反映了禅宗的修行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在“旃檀林下谈经坐,舍卫城中乞食回”中,诗人描绘了禅师在幽静的林中讲经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而“江月夜摇金篆冷,天风时散宝花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最后两句“惟馀石塔残阳里,长使登临过客哀”,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石塔孤独矗立在夕阳下,令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惆怅,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渗透着一种哲理感,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与超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敬仰,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具有哲学意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禅”指的是:
A. 年长的哲学家
B. 年长的禅师
C. 年长的诗人
D. 年长的僧侣
“江月夜摇金篆冷”中的“金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水流
B. 月光
C. 石头
D. 树木
“惟馀石塔残阳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宁静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