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22
茅屋三间一雹云,此窝真足养吾神。不知逐鹿断蛇手,但见落花啼鸟春。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
在三间茅草屋下,云层像一块块落下的雹子,这个地方真是能养活我的精神。我不知道追逐鹿群的猎手是否已经断了与蛇的联系,但我只看到春天的落花和啼鸣的鸟儿。石桌上梅瓶里添水,土炉和茶鼎正在煮着新鲜的泉水。古今天地何其广大,我却在这里感到惭愧,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散人。
方逢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凤潭精舍偶成》写于诗人隐居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情境,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凤潭精舍偶成》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感受的融合,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茅屋三间一雹云”,开篇即以朴素的茅屋和阴沉的云层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环境,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接下来的“此窝真足养吾神”,体现了诗人对这个隐居之地的珍视,认为这里足以滋养他的精神。在“不知逐鹿断蛇手”中,诗人借用逐鹿的意象,暗指外界的追逐与欲望,而他则选择避世,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紧接着的“但见落花啼鸟春”,则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后半部分的“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满足。最后一句“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对比古今的广阔与个人的渺小,表达出一份淡淡的惆怅与自省。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寄托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宋代隐逸文化的深厚底蕴。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中“茅屋三间”指的是:
A. 三间豪宅
B. 三间简陋的房屋
C. 三间商铺
D. 三间书房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追求权力
B. 渴望财富
C. 向往隐逸
D. 拒绝一切
“不知逐鹿断蛇手”意指:
A. 不追求世俗名利
B. 追逐猎物的乐趣
C. 生活在危险之中
D. 不愿与人交往
答案: 1.B, 2.C,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