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12
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这庭院里的树木并不是不茂盛,只是霜雨打落了万千树叶。难道朋友真会抛弃我吗?其实是彼此渐行渐远,情谊自然疏远。深夜我常常叹息,打开箱子寻找旧书,尘埃和虫蛀已使书籍损坏,字行也缺失得几乎无法辨认。一读书时颜色已变,二读时泪水湿润了书页。我将书卷放回箱中,宁愿让它被虫子吃掉。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人,政治家,因对国家的忧虑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诗篇,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表现了他对友人逐渐疏远的惆怅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陆游的《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旧书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引入,描绘出一种秋霜侵袭的景象,象征着友谊的渐行渐远。树木的凋零与友谊的疏远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悲伤。
诗中“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更是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忆,夜深人静时,内心的惆怅愈发显现。作者在书籍中找寻往日的记忆,却发现尘埃与虫蛀已使它们失去光彩,显示了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褪色。
最后的“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更是体现了一种无奈的接受,表明虽然书籍已不再珍贵,但仍愿保留这样一份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友谊的脆弱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思考和对往昔的怀念,表现出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传达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庭树”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茂
b) 友谊的疏远
c) 时间的流逝
d) 以上都是
“中夜起太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箜篌谣》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友谊和往昔的怀念,但陆游更多地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而李白则在寂静的夜晚中沉浸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