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2
泊青县
作者: 刘子壮 〔明代〕
怀归频卜夜,经地每询名。
风俗见同异,声闻别性情。
川通诸郡接,河尽急流平。
数折岸张曲,深秋暮气清。
微风生远树,高月峙孤城。
送米悲穷邑,听更愧旅茕。
昨宵未敢醉,危坐敬王程。
在夜里频繁地卜卦想要归乡,途经的地方每每询问地名。
风俗的差异在观察中显现,声名的不同也反映出性情的差异。
河流连接着各个郡县,水流在河尽处变得平稳。
岸边的曲折多次折叠,深秋的暮气显得清新。
微风拂动着远处的树木,高高的明月照耀着孤独的城池。
送米的情景令我悲伤于贫穷的乡邑,听到更让我感到对旅途孤独的愧疚。
昨夜未敢酩酊大醉,端坐在这里敬待王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子壮,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旅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路途艰辛的感慨,反映了社会风俗与个体情感的交织。
《泊青县》是刘子壮在旅途中所作,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卜夜”和“询名”描绘出一个人在夜里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家乡的牵挂,展现出一种游子心态。接着,诗人通过对风俗和声名的观察,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
诗中的意象如“川通诸郡”、“高月峙孤城”都极具画面感,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又转向对贫穷乡邑的悲伤与对旅途孤独的愧疚,情感的起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一句“昨宵未敢醉”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敬畏与对故乡的责任感。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出对社会风俗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怀归频卜夜”的意思是:
A. 对未来的迷茫
B. 频繁地卜卦想回家
C. 夜晚的静谧
答案: B
“送米悲穷邑”中的“米”象征:
A. 富裕
B. 贫穷的生活
C. 乡愁
答案: B
诗人对“孤城”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失落与孤独
C. 忍耐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泊青县》的全面解析,供学习和欣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