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6:50
奉常金桧门姑丈招饮论诗有作
作者:汪孟鋗 〔清代〕
黄花满径秋萧瑟,
太常斋期日复日。
不斋呼我同醉醒,
论诗挥霍惊户庭。
新诗句法出有自,
烟水凡间全吐弃。
自叹倔强不谐俗,
我谓蕴藉尽如意。
枯肠沃酒须淮渑,
才薄敢与夸代兴。
别裁往往出心得,
益勿克违龟十朋。
霜风拂拂上陵去,
敝箧空囊属徒御。
健句携归得神助,
欲索解人谁殆庶。
炰羔烹鹿莫匆遽,
诗中至味我先饫。
黄花满地,秋天显得萧瑟,
太常斋的聚会日复一日。
不必斋戒,呼唤我与他同醉同醒,
谈诗作乐,惊动了邻居的庭院。
新诗的句法自有其源,
烟水之间的凡俗全都抛弃。
我自叹倔强,不合世俗,
我认为诗中蕴含的意味尽如人意。
空腹之人饮酒须有淮水的清醇,
才智不足,怎敢夸耀代代的兴盛。
别出心裁的作品往往是心中的感悟,
切忌违背龟十朋的传统。
霜风轻拂,渐渐远去,
空空的口袋只属徒有其表。
优美的诗句带回家,得到神助,
想要索解的人又是谁呢?
炰羔烹鹿不必匆忙,
诗中的至味我早已品尝。
汪孟鋗(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
此诗创作于一个聚会中,朋友邀请他饮酒并讨论诗歌,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传统与个性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呈现了清代文人对诗歌的热爱与独特见解,开篇以“黄花满径秋萧瑟”描绘出一幅秋意浓厚的图景,接着转入太常斋的聚会,诗人不拘一格,随性饮酒,畅谈诗歌,显示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诗人强调了“新诗句法”的重要性,反对拘泥于传统,强调个体的感受与创作的自由。
诗中“自叹倔强不谐俗,我谓蕴藉尽如意”表明了诗人对自我风格的坚持与自信,尽管其创作风格不符于流行的审美,却依然认为其作品充满了内涵与智慧。诗人以“霜风拂拂上陵去”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终以“诗中至味我先饫”来总结,强调了诗歌的深厚内涵与品味。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传统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个人风格的坚持与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对个性化风格的坚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由精神与艺术追求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太常斋”主要是指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对待传统的态度?
“炰羔烹鹿”在这里主要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