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2:56
原文展示:
移舟近仙观,散步值初冬。
落叶溪前路,浮云天外峰。
叩门惟见月,入院不闻钟。
欲问升真诀,何人是赤松。
白话文翻译:
我划船靠近仙人观,初冬时节闲逛。
溪边落叶铺满小路,天外浮云映衬山峰。
敲门只见月光闪烁,走进院子却听不到钟声。
想要询问长生不老的秘诀,谁能告诉我赤松子?
注释:
- 移舟:划船,指作者在水边活动。
- 仙观: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道教的清静。
- 散步:悠闲地行走,享受自然。
- 落叶:秋冬时节树叶纷纷落下,象征时光流逝。
- 浮云:天边飘动的云彩,描绘自然景色。
- 叩门:敲门,表示对进入仙境的渴望。
- 唯见月:只见月光,强调宁静和孤独的意境。
- 不闻钟:不听到钟声,表明环境的安静和禅意。
- 升真诀:指的是长生不老的秘诀。
- 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道教人物,象征修道成仙。
典故解析:
赤松子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传说他是长生不老的修道者,象征着追求长生和真理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升真诀”是道教中关于修炼和追求长生的秘诀,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牛善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冬时节,作者游览武夷山,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及对长生不老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通过描绘初冬的落叶与浮云,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诗人移舟至仙观,散步于溪边,既有身处自然的闲适,又流露出心中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落叶和浮云的意象相辅相成,前者象征时光流逝,后者则代表着心境的高远与自由。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幽静的情感,叩门只见月光而不闻钟声,传达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一句“欲问升真诀,何人是赤松”,不仅是在寻求道教的修炼方法,更是一种对理想与哲理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敬仰与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学的探讨,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精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移舟近仙观:划船靠近仙人居所,暗示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
- 散步值初冬:在初冬时节漫步,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落叶溪前路:溪边落叶铺满小路,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浮云天外峰:天外浮云与远山结合,描绘出辽阔的自然景观。
- 叩门惟见月:敲门只见明月,反映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入院不闻钟:走入院子却听不到钟声,强调了环境的幽静。
- 欲问升真诀:想要询问长生不老的秘诀,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 何人是赤松:想知道哪位是赤松子,表达对智慧与长生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结合,通过落叶和浮云展现时间与心境的变迁。
- 对仗:如“叩门惟见月,入院不闻钟”,形成一种音乐感与节奏感。
- 寓意: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对道教思想和长生不老追求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观:象征清静和道教的理想境界。
- 落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浮云: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月亮:象征宁静与心灵的清明。
- 钟声:象征世俗的喧嚣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松”指的是哪位人物?
- A. 诗人自己
- B. 道教的修道者
- C. 仙人
- D. 自然之神
-
诗人在何种季节散步?
-
“叩门惟见月,入院不闻钟”的意思是什么?
- A. 进入院子后很吵
- B. 只有月光没有钟声
- C. 看到很多人
- D. 进入院子很快乐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了隐逸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庐山谣》:通过壮阔的景象传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情感激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清代诗人牛善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