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49
皖伯台前送别时,桃花如锦柳如眉。明年此日凭栏看,依旧青青一两枝。
在皖伯台前送别的时刻,桃花盛开如锦缎,柳树细长如眉毛。明年的今天,我在这里凭栏远望,依然能见到那一两枝青翠的花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法演,宋代僧人,诗人。其作品常常涉及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深厚。
这首《偈》以清新婉约的笔调描绘了送别场景,情感真挚。诗的开头描绘出送别的地点——皖伯台,桃花盛开、柳条轻垂,生动展现了春日的景色和离别时的气氛。桃花和柳树作为传统意象,分别象征着美好与柔情,诗人在此刻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人间的情感。
“明年此日凭栏看,依旧青青一两枝”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尽管离别带来了伤感,但诗人相信来年依旧可以在此处看到那一两枝青翠的花木,象征着友谊的长存和希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春日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望,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皖伯台”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个送别的地方
C) 一个城市
答案:B) 一个送别的地方
诗中“桃花如锦”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丑陋
B) 美丽
C) 凋零
答案:B) 美丽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期待
C) 愤怒
答案:B) 期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与分析,帮助深入欣赏这首古诗的韵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