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7:39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
气息的升腾与止息,让丹元的童子感到欢喜;耳边传来风声,知道是泥丸(即丹田)一个窍门通达。高楼上宴请饮酒,不自觉地看见黄芽生长出蕊寿。芽长得如何?只觉金花缠绕着身体特别多。
作者介绍:沈瀛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道教修炼和炼丹的作品著称。他的诗风多为清新淡雅,常常融入道教哲学,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修道与炼丹成为许多文人追求的目标。沈瀛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道教思想和修行过程的体悟。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一》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在内丹修炼中的领悟与感悟。开篇“气升气止”直接点出了修行的核心——气息的调控,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接着“引得丹元童子喜”,将修行者的内心欢愉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传达一种修行的美好体验。
“耳里闻风”则是一种灵感的涌现,象征着修行者对真理的感知。而“知是泥丸一窍通”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中的领悟,内心的明觉使得修行者体会到生命的奥秘。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带有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通过“危楼宴酒”中的陶醉与欢愉,表现出修行者在高处的闲适与自在。最后的“只觉金花罩体多”,则将整个修行的过程升华为一种神秘的体验,金花的意象象征着灵气的庇护,以及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道者的心境与追求,令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与灵动的生命力,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修行者的内心体验,探讨了气息调控与生命成长的哲学,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和谐与安宁。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诗词测试:
“气升气止”中的“气”主要指什么?
A. 风
B. 内在能量
C. 水
“丹元童子”指的是哪类人?
A. 文人
B. 修道者
C. 武士
“耳里闻风”象征什么?
A. 风声
B. 灵感
C. 落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沈瀛的诗更加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生命的探索,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传达了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