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1:00
临江仙
作者: 米友仁 〔宋代〕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
红妆揭调十分斟。
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
娟娟今夜满虚庭。
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开头提到在阳关曲调的悲切之处,面对着离别的酒杯,心中充满了惆怅。酒杯中满是红妆的酒液,令人更加感到离别的哀伤。古往今来,人们的聚会与离散就像山头的云彩一样,时聚时散。昨夜的明月照耀着千里晴空,仿佛对人间充满无限的情感。今夜的庭院里,月光依旧皎洁,船只在波浪中轻轻漂浮,月光照映着画船,显得分外轻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米友仁,字道甫,号山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词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经历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故土的思念与离愁。
米友仁的《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词作。开篇以“阳关”引出离别的主题,既是对古曲的引用,也是对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中通过“肠断”一词,强烈地传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
接下来的红妆酒斟,更是将离别的场景具体化,令人感受到宴席上的欢愉与心中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聚散”的描绘,引申出人生的无常,正如山峦间变化的云彩,时而聚集,时而散去。
“昨夜晴霄千里月”的描绘则将时间推移到离别后的夜晚,月光如水,照耀着空寂的庭院,诗人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将离别的情感升华,轻柔的船只在波浪中随风而行,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个人感情的抒发,又有对离别哲理的思考,堪称宋词中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曲阳关”中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聚散”是指什么?
“昨夜晴霄千里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米友仁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米友仁更注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细腻地刻画了个人情感的挣扎与坚韧。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