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坐

《夜坐》

时间: 2025-04-26 21:08:18

诗句

大风横吹斗柄折,迅雷下击山壁裂。

放翁闭户寂不闻,楞严卷尽灯花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8:18

原文展示:

夜坐
作者: 陆游 〔宋代〕
大风横吹斗柄折,
迅雷下击山壁裂。
放翁闭户寂不闻,
楞严卷尽灯花结。

白话文翻译:

夜里我独自坐着,狂风横扫而来,像斗柄一样倾斜折断;
雷电轰鸣,山壁被击裂。
我在家中闭门不闻外界的动静,
只见灯下的花影随着楞严经的卷起而消散。

注释:

  • 斗柄: 指北斗星的“斗”字的把手,象征着方向或时辰。
  • 放翁: 陆游自称“放翁”,意指他淡泊名利,闲适自得。
  • 楞严: 指《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
  • 灯花: 指灯下的花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沦亡与北伐的梦想,反映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夜坐》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动乱时代的无奈与孤寂。诗中通过描绘狂风暴雨的自然景象,映射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夜坐》是一首表现个人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以“狂风”和“雷电”描绘了夜晚的狂烈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陆游在此处采用了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他对外界动荡的不以为然。

在“放翁闭户寂不闻”一句中,陆游自称放翁,表明他选择避世,淡泊名利,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而这一闭门之举,正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境界。最后一句“楞严卷尽灯花结”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明在内心的安宁中,外界或许是喧嚣无比,但自己却能在心灵的灯光下,找到一份安宁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纷扰时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风横吹斗柄折: 描绘了狂风的猛烈,象征着外界的动荡。
  2. 迅雷下击山壁裂: 雷声轰鸣,山壁被击裂,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凶猛场景。
  3. 放翁闭户寂不闻: 自我封闭,选择忽视外界的喧嚣,体现内心的超然。
  4. 楞严卷尽灯花结: 通过佛教经典的卷起,隐喻心灵的升华与宁静,灯花的消逝象征世事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 外在的狂风雷电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 意象: “斗柄”、“山壁”、“灯花”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外界动荡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对佛教思想的认可,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柄: 象征方向和时辰,代表人生的选择。
  • 雷电: 象征外界的冲击与动荡。
  • 灯花: 象征内心的光明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自称“放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我放纵
    B. 淡泊名利
    C. 对世事的无知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楞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风
    B. 佛教经典
    C. 一种植物
    答案: 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外界的喧嚣
    B. 内心的宁静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静夜思》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坐》与王维的《竹里馆》均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但陆游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自然的宁静与美感。两者在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春风袅娜 寿西樵司勋,同果庵、梅岑、方石、瑶田赋 宫中调笑 其二 宫中调笑 其六 闺情 宫中调笑 其五 闺情 宫中调笑 其四 闺情 宫中调笑 其三 闺情 宫中调笑 其二 闺情 宫中调笑 其一 闺情 贺圣朝影 贺圣朝影 柬李蒲汀约饮碧山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泣涕如雨 包含筑的成语 整整截截 保户 乛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插翅难逃 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引火点 云屯蚁聚 焚书坑儒 索垢寻疵 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亟务 齲字旁的字 百二关山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