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阳春曲·闺怨

《阳春曲·闺怨》

时间: 2025-04-27 12:23:34

诗句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4

原文展示:

阳春曲·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
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
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白话文翻译:

我后悔嫁给了商人,
我的命注定要遇到薄情的丈夫。
离别时他只说要去东吴,
三年多以后,却收到了来自广州的信。

注释:

  • 妾身:指的是自己,古代妇女常自称“妾”。
  • 商人妇:指嫁给商人的女人。
  • 薄幸:意指薄情、无情的意思。
  • 东吴:古代地名,现今的江苏、浙江一带,历史上的东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
  • 广州书:指收到来自广州的信,暗示丈夫并未如承诺般前往东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再思,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字子华,号千里,山西人。他在元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以曲词和杂剧作品著称,风格多样,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阳春曲·闺怨》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丈夫薄情的无奈与悔恨,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悔恨。开篇“妾身悔作商人妇”直接表明了她的心声,表露出对婚姻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奈。接着,诗人用“妾命当逢薄幸夫”进一步揭示了她与丈夫之间的情感隔阂,表现出命运对她的不公。

在时间的描绘上,诗中提到“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通过时间的推移,显示出丈夫的失信与薄情。在她期待的三年中,丈夫从未如约回归,反而收到了来自广州的信件,暗示着他可能的失踪或不忠。这种情感的流转和时间的无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伤的气氛。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体现了徐再思在描写女性情感上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个体的苦闷,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压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身悔作商人妇:开篇即表露出女主的悔恨,突显出对婚姻的不满。
  2. 妾命当逢薄幸夫:进一步揭示她的命运,与一个薄情的丈夫相伴,显示出命运的无常和悲哀。
  3. 别时只说到东吴:丈夫出行时的承诺,暗示了她对未来的期待。
  4. 三载余,却得广州书:三年后得知丈夫的消息,却是来自远方的广州,暗示了丈夫失信与情感的背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东吴”和“广州”形成对比,表现出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 象征:信件象征着丈夫的情感距离与不忠,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悔恨,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悲剧与命运的无常,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不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人:象征着流动的生活与薄情的爱情。
  • 东吴:代表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承诺。
  • 广州书:象征着失去的信任与遥远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女主后悔的对象是什么?

    • A. 她的父母
    • B. 她嫁的商人
    • C. 她的朋友
    • D. 她的乡亲
  2. “三载余,却得广州书”中“广州书”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朋友
    • B. 失信的丈夫
    • C. 未来的希望
    • D. 不幸的消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徐再思的《阳春曲·闺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女性的情感困境,但徐再思更侧重于对薄情丈夫的控诉,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既有共鸣,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选》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徐再思的《阳春曲·闺怨》,并通过多维度的解析来把握其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维心以诗送花果栽次韵 次韵工部兄除夕见寄三首 其二 周文之 叶佐卿 五月望日会食普满院夜归作诗二首呈文中县丞玉老禅师江敩王彧 其一 尧卿兄改官升朝作诗纪贺三首 其三 伯父致政通直取谢灵运诗句作萧散堂赋诗次和寄二首 其二 示友卿 次韵祝守康鹿鸣宴赠诸先辈 其二 再次韵四首呈至父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独食 斫方为圆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委惰 不绝如缕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惊开头的成语 咀唔 偶或 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出逃 馬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愚夫愚妇 采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