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22
野干鸣,师子吼。张得眼,开得口。动南星,蹉北斗。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
野犬在鸣叫,狮子在吼叫。睁开眼睛,张开嘴巴。南方的星星在运动,北斗星却偏离了位置。金刚坐在阶下,神龟在火中穿行。
释景元是宋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擅长于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佛理的理解。其作品往往融合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哲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和宇宙,试图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的哲学和内心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宇宙图景。开篇的“野干鸣,师子吼”直接引入了自然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诗中不仅描绘了声音,更通过“张得眼,开得口”表达了对世界的觉察与探索,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接下来的“动南星,蹉北斗”则引入了宇宙的变化,暗示着时间与命运的流转。在这短短的几句中,作者将自然与宇宙联系在一起,使得诗歌不再局限于一种感官的体验,而是升华为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更是将意象推向了极致,金刚与神龟分别象征着力量与智慧,展现了在逆境中依然生存与奋斗的姿态。这不仅是对生命的肯定,更是对人类精神的激励。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了在变化的宇宙中,生命的坚韧与智慧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野干鸣,师子吼”中,‘师子’指的是哪种动物?
“动南星,蹉北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金刚’象征什么?
比较释景元的《偈》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感悟,但王维更强调了静谧的氛围,而释景元则通过更为激昂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