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8
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
苏德祥 〔宋代〕
学就书闻在道林,
几年辛苦用身心。
九霄雨露酬知早,
百首风骚立意深。
青白野云闲里卧,
古今碑碣醉中寻。
因何负此多般艺,
可惜教师鬓雪侵。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岳宣义大师英公的敬仰之情。诗人回忆自己在道林学习书法的辛苦过程,感慨自己在求知的路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与精力。诗中提到,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得以在高空中享受到雨露的滋润,显示了诗人对早慧的珍惜。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山野中闲卧,醉心于古今碑刻的探索,流露出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最后,诗人感慨为何自己要承担如此多的技艺,却发现时光荏苒,自己已是白头苍苍,令人惋惜。
苏德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精湛的书法和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探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可能是在苏德祥与南岳宣义大师英公相识后,有感于其学识与德行而作。诗中流露出对求知过程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南岳宣义大师的深厚敬意和对学术的追求。首句“学就书闻在道林”开宗明义,直接点出学习的目的与地点,随后的“几年辛苦用身心”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历经的艰辛,勾勒出一种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九霄雨露酬知早”一句,仿佛在描绘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雨露象征着知识的滋养,暗示只有在对知识的渴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接下来“百首风骚立意深”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表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丰厚积累。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青白野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两句更是引人深思,诗人自问为何要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却发现自己已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令人感到一丝惋惜,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师者的敬仰与对生命短暂的反思。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九霄雨露”中的“雨露”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年华流逝有何感慨?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均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但苏德祥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与文化追求,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