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

时间: 2025-04-22 19:14:06

诗句

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

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

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14:06

原文展示:

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
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
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白话文翻译:

为了寻找高隐士,我来到了终南山,
采得的商芝却仍不懂得它的路。
四周春光温暖,古老的文字依旧。
一泓碧水映照着天空,秋天的宁静。
阶前的鸠杖看似都化为虚无,
嘴边的鹂珠也共我一同探寻。
古迹已经随着流水而逝,
唯愿留住明月照耀着香香的龛台。

注释:

  • 高隐:指隐士,追求隐居生活的人。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名山,被视为隐士修行的理想之地。
  • 商芝:一种中药材,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
  • 四座春温:指周围的春天气候温暖。
  • 秋碧:秋天的水面清澈如碧。
  • 鸠杖:古时隐士的拐杖,象征隐士的生活。
  • 鹂珠:鹂鸟,常用作诗中的意象,象征清雅和愉悦。
  • 古迹:指古代遗迹,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 明月:象征清明高洁的情感,照亮香龛,寓意对过去的追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永积,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人遗迹的缅怀。王永积的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永积寻求隐士之道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遗址的感慨。诗中所写的终南山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隐士心灵的归宿,反映了诗人在纷繁的世俗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是王永积的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整首诗以寻隐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为寻高隐到终南”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诗人不远千里来到终南山,表明了其对隐士生活的渴望,而“采得商芝路未谙”则暗示了他对隐士世界的陌生和无知,表现出一种探索和寻求的心态。

接下来“四座春温文字古”,通过描写春天的温暖和古老的文字,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文化的积淀。“一泓秋碧水天涵”则用秋水的清澈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水天相融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鸠杖和鹂珠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情趣和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他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最后两句“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表达了对古文化遗迹的惋惜,同时希望明月的光辉能够照耀香龛,寓意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古文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寻高隐到终南:诗人为了寻找隐士而来到终南山,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采得商芝路未谙:虽然采到了商芝,但对隐士的生活仍感到陌生,反映出探索的艰难。
  3. 四座春温文字古:春天的温暖让古老的文化显得愈发珍贵,暗示着历史的厚重感。
  4. 一泓秋碧水天涵:清澈的秋水映照着天空,呈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5. 阶头鸠杖看俱化:隐士的拐杖在岁月中似乎化为虚无,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6. 颌下鹂珠许共探:鹂鸟的鸣叫与诗人一同探索,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7. 古迹已同流水逝:古代遗迹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8. 好留明月照香龛:希望明月的光辉能够照耀香龛,寓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迹比作流水,表现出历史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阶头鸠杖看俱化”。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古文化的追怀,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遗迹的惋惜,流露出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终南山:象征隐士的理想归宿,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商芝:象征高洁的品质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春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秋碧:象征着宁静与清澈。
  • 鸠杖与鹂珠:象征隐士生活的情趣和与自然的和谐。
  • 明月:象征着清明、高洁的情感,寓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永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四座春温文字古”中的“四座”指的是什么? A. 四面山水
    B. 四周环境
    C. 四季变化
    D. 四个隐士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对古文化的怀念
    C. 美好事物的追求
    D. 隐士的孤独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感,但王维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王永积则更加强调对文化遗迹的追忆。
  • 李白《静夜思》:两者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永积更倾向于对古文化的感慨,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永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维与王永积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玉楼春 送春,和素窗姊作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天上双星欢迤逦 玉楼春 秋思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旅情 玉楼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炊鲜漉清 英特迈往 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共 灰灺 横槊赋诗 凵字底的字 扇席温枕 疋字旁的字 狗彘不食其余 馬字旁的字 薰香自烧 出风头 私字儿的字 势力范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