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5
已过长溪岭更危,
伏龙莽莽向川垂。
斜阳照见林中石,
记得南山隐去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长溪岭之后,面对更为险峻的山势,伏龙般的森林向河川倾斜。夕阳斜照,照亮了林间的石头,让人想起曾经在南山隐去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南山”常常用来指代隐逸、归隐的理想生活。诗人通过对南山的回忆,表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险峻环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孟浩,号白水。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陈与义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王孙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开篇“已过长溪岭更危”,即展现出险峻的自然环境,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波澜。紧接着“伏龙莽莽向川垂”,将山林的宏伟气势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富有动感和力量。
“斜阳照见林中石”这一句,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林间石头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记得南山隐去时”,则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表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险峻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具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陈与义
D. 白居易
“已过长溪岭更危”的意思是?
A. 越过溪流更安全
B. 已经经过溪岭,更加险峻
C. 继续前进
D. 回到南山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隐逸的生活
C. 战乱的时代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1. C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与《王孙岭》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孙岭》更加强调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