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55
沧洲梦,辛苦付遥哦。
老子惯婆娑。
绣鸾悽调宜渔笛,
聒龙閒谱拟樵歌。
酒边情,花外思,
几销磨。
也解作春城莺燕语,
也解结秋岩猿鹤侣,
伤破碎旧山河。
斜阳烟柳供憔悴,
小山丛桂托微波。
洒襟尘,江恨极,
庾愁多。
在沧海的梦中,辛苦的经历遥不可及。
我早已习惯了这婆娑的生活。
绣鸾的悲怆调子适合渔歌,
喧闹的龙吟谱写着伐木人的歌曲。
酒桌上的情愫,花外的思绪,
多少都已消磨。
这也可以理解为春城中的莺燕低语,
这也可以理解为秋岩上的猿鹤伴侣,
伤感的是破碎的旧山河。
斜阳下的烟柳映衬着我的憔悴,
小山丛中的桂花托起微波。
洒落在衣襟上的尘埃,江河的恨意已极,
我的愁苦更是多。
作者介绍:黎六禾(1880-1932),名天华,字子瑗,号六禾。中国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作品深受时代影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后,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文化变革之际。诗人试图在纷扰的时代中,寻找自我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双树居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伤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中“沧洲梦”开篇便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情感,暗示着追求理想的艰辛。接着,诗人在对生活的描绘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尤其是“酒边情,花外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整个诗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斜阳烟柳”、“小山丛桂”,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斜阳的美好与烟柳的寂寞相互映衬,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最后,以“洒襟尘,江恨极,庾愁多”收尾,给人以深刻的余韵,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深思,以自然景色映衬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沧洲梦”寓意是什么?
A. 理想的遥远
B. 现实的沉重
C. 生活的乐趣
D. 自然的美丽
“酒边情,花外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索
C. 愤怒
D. 满足
诗中提到的“斜阳烟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和谐
C. 乡村的美丽
D. 战争的惨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黎六禾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情与奔放,而黎六禾则更倾向于细腻与内省,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