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19
岁华晚,念挂席沧波人远。
弃捐怕同秋扇,暗悲叹。
画堂畔,枉几度鶧哥怪唤。
鸳衾不成浓暖,捲帘看。
凄怨。石苔蛩语乱。
暾悄步,又瘦倚翠竹教天管。
湘弦弹泪到幽泉,纵江月肯明,
旧时归雁谁见。
黛眉深浅。试一回头,
应有离魂寸断。
梦中颜色空依恋。
秋天的时光渐渐流逝,我心中挂念着远方的沧波人。
我宁愿扔掉秋扇,也不愿意与他人同享这份孤独,心中暗自叹息。
在画堂旁边,我几次被那黄鹂鸟的叫声惊扰,
那鸳鸯被褥再也无法传递温暖,我卷起帘子向外张望。
内心凄怨,石头上的苔藓与蝉声交错,
晨曦中我轻轻走步,瘦弱地倚靠在翠竹旁,似乎在教天上的管弦乐。
湘水旁的琴声伴着泪水流向幽泉,纵使江月愿意明亮,
可曾有归雁见过旧时的景象。
黛眉的深浅,我尝试回头,
应该会有那离魂寸断的痛苦。
梦中那抹颜色,竟然如此依恋。
詹安泰,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初年。他的作品以细腻、婉约见长,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创作于个人遭遇挫折与离愁别绪之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情绪贯穿始终,描绘了秋日的凄凉与内心的孤独。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开头的“岁华晚”,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接着提到的“沧波人远”,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中间部分提到的“鸳衾不成浓暖”,更是将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是对失去爱情的无尽叹息。
整首诗中,竹石、秋扇、黄鹂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又忧伤的画面。在这种情境中,诗人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孤独感,更折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最后两句的“应有离魂寸断,梦中颜色空依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无尽眷恋与痛苦。
整首诗以思念、孤独与离愁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往昔的眷恋,表现出诗人在时间流逝中内心的挣扎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岁华晚”意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年轻的时光
C. 春天到来
诗中的“鸳衾”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爱情
“凄怨”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失落与孤独
C.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