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07
宴山亭
辛未九日,与风余诸子风雨登高
作者: 陈洵 〔清代〕
闲梦东篱,凄绝素心,暝色相携高处。
残照翠微,旧月黄昏,佳约有时风雨。
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
凝伫。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
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
漉巾爱酒,岸帻簪花,商略较谁风度。
尽日停云,休更忆昔年亲故。
迟暮。须料理幽居词赋。
在东篱的闲梦中,凄凉的素心伴随着昏暗的夜色走到高处。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翠绿的山峰,旧月在黄昏中显得格外柔和,
有时佳约却被风雨打断。
我漫步在阴影中,知道这秋光究竟是谁在主宰。
我凝望着远方,曾经熟悉的江山,让我无言以对。
不过,我还庆幸自己身体健壮,能在高处登临,
且随意举杯,慰藉这秋天的苦闷。
我爱酒、爱花,随意打扮,想要比较谁的风度更胜一筹。
整日的云彩停留,别再想起往年亲友的情谊。
在迟暮中,我需要整理一下我的幽居词赋。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在风雨中与友人登高,结合时节的变化,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宴山亭》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开篇用“闲梦”和“凄绝素心”引入,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残照”、“旧月”、“佳约”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和个人心境的微妙变化。接着,诗人对秋天的“阴”表达了某种无奈,却又在“身健登临”中找到了自我安慰,反映出人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过往回忆的深刻反思。诗末以“须料理幽居词赋”收尾,既表明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沉思。诗歌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押韵的技巧,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又不失优雅。
逐句解析:
闲梦东篱,凄绝素心,暝色相携高处。
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回忆起隐逸生活的惆怅,伴随着夜色的沉寂,想要走向更高的境界。
残照翠微,旧月黄昏,佳约有时风雨。
描述了黄昏时分的美景,夕阳的余晖和旧时的约定,暗示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
表达了对阴霾天气的惋惜,感叹秋天的光景,似乎在质问生活的主宰。
凝伫。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
凝视着熟悉的江山,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无言,似乎一切都在变化。
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
尽管有失落感,但仍然庆幸自己身体健康,能够在高处举杯畅饮,舒缓内心的苦楚。
漉巾爱酒,岸帻簪花,商略较谁风度。
享受酒和花的惬意,和朋友们一起打扮、比较风度,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尽日停云,休更忆昔年亲故。
望着空中停滞的云彩,不再想念往年的亲友,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迟暮。须料理幽居词赋。
在夕阳西下时,开始整理自己的生活和文学创作,寓意着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思考与反思。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既有对旧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兼具忧伤与乐观的情感。
“闲梦东篱”中的“东篱”指什么?
A. 西边的篱笆
B. 东边的篱笆
C. 南边的篱笆
D. 北边的篱笆
“残照翠微”的意象主要想表达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黄昏的宁静
C. 夏天的热烈
D. 冬天的严寒
诗中提到的“清尊”指代什么?
A. 酒杯
B. 书本
C. 诗词
D.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