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时间: 2025-05-07 16:38:05

诗句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05

原文展示: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作者: 杨万里

一只奇峰入眼中,
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
少说青苍十万重。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奇特的山峰映入我的眼帘,
看上去仅仅是一座奇峰而已。
真正好的山不止这一座,
就算只提到青翠的山峦,也有十万重。

注释:

  • 奇峰:指形状独特的山峰。
  • 青苍:指青色和苍色,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表示层峦叠嶂。
  • 重数:数量之多,表示山的层次和数量。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美的发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崇拜。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写景抒怀见长,特别擅长描绘山水风光。

创作背景: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是杨万里在奉圣寺游玩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在观赏美丽山水时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山水数量及美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悟。开篇“一只奇峰入眼中”,简短直接,便引发读者的好奇。接下来的“看来只只是奇峰”,令人体会到诗人对这座山峰的欣赏,似乎在表达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美感。然而,诗人并不止步于此,随后的“好山道是无重数”则引导读者看到更为广阔的视野,山的美丽并非孤立,而是成群结队、层出不穷的存在。最后一句“少说青苍十万重”,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的数量之多,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壮丽,突显出诗人心中的震撼与敬畏。整首诗既有对具体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哲理性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只奇峰入眼中”:描绘了一个奇特的山峰,带出景色的美丽。
    2. “看来只只是奇峰”:表示这座山峰在诗人眼中是独特的,但并不止于此。
    3. “好山道是无重数”:强调山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
    4. “少说青苍十万重”:用夸张手法表现山的层次之多,展现壮观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奇妙的存在,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十万重”来强调山的数量之多,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观。

意象分析:

  • 奇峰:象征着独特、非凡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自然的神奇。
  • 青苍:代表着山的青翠,象征着生命和活力,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奇峰”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普通的山
    B. 一座独特的山
    C. 一座平坦的山

  2. 诗中提到的“青苍”主要形容什么? A. 山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水的颜色

  3. 作者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作者:王维,主题与自然景观密切相关。
  • 《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李白,描写自然与历史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杨万里的《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意,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情怀;而杨万里则更强调山水的壮观与数量,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王处士翃 其三 哭王处士翃 其二 哭王处士翃 其一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大孤册神祠(集唐) 忆少年·一钩斜月 洞仙歌·行舟已发 洞仙歌·明湖碧浪 洞仙歌·萧郎归也 洞仙歌·苹洲小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庇 穷坑难满 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露表 秤纽 泰山之安 朱颜鹤发 犯颜苦谏 雷达 逗留不进 閠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求死不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