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5:58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作者: 崔公度 〔宋代〕
江吴士气久凋摧,比见高牙拥诏回。
共喜识兵侔汉相,果闻持节过燕台。
驰驱中礼戎心服,顾眄生威虏使猜。
所惜圣朝恩好重,未容儒将尽馀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士气低落的感慨,描绘了程给事即将赴越州任职的情景。诗中提到,江南吴地的士气已经很久衰落,最近才见到高牙(高官)手握诏书归来,大家都为能与汉朝相称的将领而高兴,听说他持节经过燕台。程给事执掌中礼,敌人对他的威严心服口服,但也因他而生疑。诗人遗憾的是,圣朝的恩泽深厚,却未能让所有有才之士得到重用。
崔公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思考,关心士人的命运。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江南地区士气低迷的时期,诗人针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程给事即将赴任,诗人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对士人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展现了对士人前途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忧虑。首句“江吴士气久凋摧”点出了诗人对江南地区士气低落的感叹,紧接着“比见高牙拥诏回”,通过对比,强调了士气的恢复之难。在“共喜识兵侔汉相”一句中,诗人用汉朝的将领作为参照,表达了对有才能将领的渴望与期待。
“驰驱中礼戎心服,顾眄生威虏使猜”则生动描绘了程给事的威严与敌人的猜忌,体现出他在中正礼法下的威望。而末尾一句“所惜圣朝恩好重,未容儒将尽馀才”更是道出诗人的深切忧虑,虽有圣明的恩泽,却未能充分发挥士人的才能,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即将到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士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士人前途的关切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人才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以及对恢复士气的期盼。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高牙”指的是哪个身份的官员?
诗人对“士气”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儒将”主要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