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5:44
伤心如悯物,瘗骨亦头陀。
谁识栾鲂泪,来沾孔氏窠。
三山云掩尽,五岭雁频过。
不慰良师友,郁陶其奈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事物的深切悲哀,像是对待悲伤的物件一样,甚至连埋骨之地也如同苦行僧一般孤独。谁能理解栾鲂的泪水,前来沾湿孔子的书房呢?三座高山的云雾遮蔽,五岭的鸿雁频繁飞过。这些都无法安慰我这位良师益友,我该如何面对这份郁闷和无法言说的悲伤呢?
释今沼,明代高僧,以诗名世,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怀念。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写于诗人因家中难事而感到忧伤、愁苦的时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伤感的情绪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伤心如悯物”,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人心,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沉重的悲伤。随后的“瘗骨亦头陀”更是将这种悲伤深化,暗示着无论是身体的归宿还是心灵的孤独,都无法得到解脱。
诗中的意象丰富,三山的云雾与五岭的飞雁,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隔离与渴望。而“谁识栾鲂泪,来沾孔氏窠”一句,寓意着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理解的渴望,这种情感的共鸣在古今诗人中常有体现。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无奈,使人感同身受,令人深思。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无奈的情感基调。
诗中“伤心如悯物”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三山云掩尽”中的“三山”象征什么?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