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

《题画》

时间: 2025-07-31 21:09:19

诗句

西风洞庭波,落日苍梧野。

挈兹瑶芳枝,将以遗行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09:19

原文展示:

西风洞庭波,落日苍梧野。
挈兹瑶芳枝,将以遗行者。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吹拂的洞庭湖上,波涛汹涌,夕阳西下照耀着苍梧的原野。我提着这枝瑶花芳香的花朵,想要赠予路过的行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风:指自西方向东吹的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萧瑟的气息。
  •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浪,暗示湖面广阔。
  • 落日: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苍梧:指苍茫的原野,象征空旷与孤独。
  • :提着、捧着。
  • 瑶芳枝:指美丽芬芳的花枝,象征美好与希望。
  • 遗行者:赠予路过的人,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典故解析: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以此为题材,象征美丽与忧伤。
  • 苍梧:出自《山海经》,苍梧山是传说中的神山,代表着神秘与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宜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流动的秋季,诗人可能在洞庭湖畔游览,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短暂,因此创作此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过客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风、落日、湖波和苍梧原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以“挈兹瑶芳枝”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生命与美好的感悟。诗中“将以遗行者”的情节,透露出诗人对路过行人的关怀,蕴含着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联系。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索与生机并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诗的最后一句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似乎在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忘记给予他人美好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洞庭波:描绘了秋天的洞庭湖,波浪随西风而起,暗示着季节变换。
  • 落日苍梧野:落日照耀下的苍茫原野,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感觉。
  • 挈兹瑶芳枝:提着花枝,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分享的愿望。
  • 将以遗行者:希望将美好赠予他人,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温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西风与落日的描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带来萧瑟的气息。
  • 洞庭波:象征广阔与流动,暗示生命的无常。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
  • 瑶芳枝:象征美好与希望,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2. 诗人提着什么花枝? A. 玫瑰
    B. 瑶芳枝
    C. 菊花
    D. 桃花

  3. 诗中提到的“行者”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随便的过路人
    C. 朋友
    D. 家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韩宜可的《题画》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人际情感的关怀,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加豪放,着重于表达壮阔的山水景观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清都 寄暹中故友。 宴清都 连理海棠,用梦窗韵 宴清都 咏杨妃山茶 宴清都 和清真,春夜闻雨声,写示夕秀 宴清都 宴清都 东园暝坐,用吷盦韵 宴清都 春日偕诸君重游君山饮九江楼有作 宴清都 和卢浦江 宴清都 客枕羁愁,枯灯煮梦,郁伊善感,何以为怀。和草窗登霅川韵,不自知所言之何似也 宴清都 题高潜翁寒灯课读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龟冷搘床 鼓字旁的字 纵令 阿弥陀佛 训结尾的成语 亭彩 东家夫子 先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不倒翁 狂为乱道 殳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斗室 曙鸡 琐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