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敬赞月林观禅师 其二

《敬赞月林观禅师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3:58:07

诗句

传得西林夜半衣,解将铁笛逆风吹。

重重话堕全担荷,青出于蓝只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8:07

原文展示:

敬赞月林观禅师 其二
传得西林夜半衣,
解将铁笛逆风吹。
重重话堕全担荷,
青出于蓝只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林寺的禅师夜半时分的情景,传说他穿着僧衣,运用铁笛在逆风中演奏。诗中提到禅师所说的话语如同重重担子一般,只有他自己懂得其中的深意,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

注释:

  • 西林:指的是西林寺,著名的禅宗寺庙。
  • 夜半衣:夜半时分穿着的僧衣,象征着禅师的清修和静谧。
  • 铁笛:一种乐器,象征着禅师的音乐才华与内心的宁静。
  • 重重话堕全担荷:比喻禅师所说的道理深奥复杂,难以理解。
  • 青出于蓝只自知:指青色的染料出自于蓝色的植物,比喻后辈超越前辈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贵谦,宋代诗人,擅长写作关于禅宗和自然的诗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禅宗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思想的推崇。诗人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表达了对其智慧和艺术才能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现了禅师的高深智慧和内心的宁静。开头的“传得西林夜半衣”,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夜晚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禅师的形象愈发显得崇高。接着,诗人用“解将铁笛逆风吹”展现了禅师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铁笛的声音在逆风中传达出一种孤独却又坚韧的力量。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师的理解,重重的话语仿佛压在心头,然而真正的智慧只有禅师自己才能领悟。最后的比喻“青出于蓝只自知”不仅是对禅师智慧的肯定,也隐含了对后辈超越前辈的期待。整首诗既有对禅师的赞美,也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得西林夜半衣:诗人通过描述禅师夜晚的僧衣,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解将铁笛逆风吹:铁笛的音色在逆风中仍然响起,象征着禅师的坚定和执着。
  3. 重重话堕全担荷:禅师所说的道理复杂深邃,给人以沉重的思考。
  4. 青出于蓝只自知:强调了智慧的传承与超越,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能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禅师的话语比作重担,显示其深奥。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铁笛象征音乐与禅意的结合,代表禅师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禅师的敬佩与赞美,展现了禅宗的深邃思想和哲理,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林:象征禅宗的静谧与深远。
  • 夜半衣:代表清修与孤独。
  • 铁笛:象征音乐、艺术与内心的表达。
  • 重重话:暗喻智慧的复杂与深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铁笛
    • C) 二胡
    • D) 古筝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青出于蓝只自知”表达了__的主题。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林”指的是一个著名的山林。(对/错)

答案:

  1. B) 铁笛
  2. 超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对于自然和内心感受的不同表达方式。陆游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陈贵谦则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宋诗鉴赏辞典》
  3. 《禅宗文化与诗歌》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陆公祠十首 其三 游陆公祠十首 其二 游陆公祠十首 戏题外子写照 暮春二绝句 其二 暮春二绝句 其一 怀玉山西墅 柳花 遣兴 春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步一鬼 牵留 鬲字旁的字 奥博 大有迳庭 当刑而王 倒八字的字 爪字旁的字 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蠖伏 寸字旁的字 推亡固存 顾成 尾生丧身 羽字旁的字 膜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