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三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三》

时间: 2025-05-04 01:52:42

诗句

果欲结金兰。

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

岁寒无异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42

原文展示: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白话文翻译:

如果想要结成金兰之交,就要看看松树和柏树的林木。它们经历了霜雪的考验,仍然不掉落叶子。在寒冷的岁月里,依旧保持着同样的心志。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谊。
  •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经霜:经历寒霜,指经受住考验。
  • 岁寒:寒冷的季节,这里引申为艰难的环境。
  • 异心:改变心意,这里指忠诚不变的心。

典故解析: “松柏”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古人常以松柏作为友谊的象征,表达在困境中依然不变的忠诚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国皇帝,政治家、诗人。萧衍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与发展,个人才华横溢,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是萧衍为表达四季变化而作的诗歌,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及哲理的思考。冬歌部分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展现的坚韧和忠诚,寓意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四时歌·冬歌三》通过描绘松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在逆境中友谊与信念的恒久。诗中的“果欲结金兰”直接点明了友情的主题,而“但看松柏林”则用自然景观引入,传达出一种深厚的友情需要经历考验才能建立。松柏在寒风与霜雪中依然挺立,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岁寒无异心”更是强调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真正的友谊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的美好情感,还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念与忠诚。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萧衍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果欲结金兰:如果想要结成深厚的友谊。
  2. 但看松柏林:只需看看松树和柏树的树林。
  3. 经霜不堕地:它们经历了霜雪的考验,依然不掉落叶子。
  4. 岁寒无异心:在寒冷的岁月里,心志始终如一,毫无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柏比喻为忠诚的朋友,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际关系。
  • 对仗:如“经霜不堕地”与“岁寒无异心”,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松柏象征坚韧与忠诚,表达了在逆境中真正的友谊和信念是如何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的,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长寿和高洁。
  • :象征不屈、忠诚与坚定。
  • :代表考验,象征人生中的困难。
  • 岁寒:象征艰难的环境,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考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金兰”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
    • B. 财富
    • C. 地位
  2. 诗中提到的“松柏”象征什么?

    • A. 轻松
    • B. 坚韧
    • C. 变化
  3. “岁寒无异心”强调了什么?

    • A. 变化的心情
    • B. 忠诚不变的心
    •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描写了在艰苦环境下的孤独与坚韧。
  • 《春江花月夜》: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冬歌三》,可以看出两者对友谊的不同理解,前者强调豪情与放纵,后者则更注重坚韧与忠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丫头岩 晚望二首 芗林五十咏·无热轩 月午 又题寺后竹亭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冰壶阁 题孙舜俞府判瑞石图 听蝉八绝句 雪晴 和符君俞卜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畔志 不得已而为之 不可开交 胰岛素 如斯而已 石字旁的字 生灵涂炭 如堕五里雾中 三框儿的字 面里 太坛 雨字头的字 包含韬的成语 随直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