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6:38
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寂寞银屏夜。
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雁儿未来书再写。
幽居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
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桐柏山中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湖山避暑好山尽将图画写,诗会白云社、桃笙卷浪花,茶乳翻冰叶,荷香月明人散也。
春思二首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
梨花月未圆,柳絮春将半,夜长可怜归梦短。
绣针懒拈闲素手,倦枕金钗溜。
莺啼绿柳春,燕舞红帘昼,东风院落人病酒。
九日湖上西风又吹湖上柳,画肪携红袖。
鸥眠野水闲,蝶舞秋花瘦,风流醉翁不在酒。
山居春枕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
松风响翠涛,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二首黄昏闭门谁笑语,燕子飞不去。
珠帘溅雨花,翠坞埋烟树,酒醒五更闻杜宇。
离愁困人帘未卷,上下飞双燕。
孤云带雨痕,暗水流花片,湖边日长春去远。
湖上晚望东西往来船斗蚁,拍手胡姬醉。
歌声落照边,塔影孤云际,荷风夜凉大似水。
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38
《双调·清江引·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
作者:张可久
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寂寞银屏夜。
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
雁儿未来书再写。
幽居红尘是非不到我,
茅屋秋风破。
山村小过活,
老砚闲工课,
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桐柏山中松风小楼香缥缈,
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
野树金猿啸,
白云半天山月小。
湖山避暑好山尽将图画写,
诗会白云社桃笙卷浪花,
茶乳翻冰叶,
荷香月明人散也。
春思二首:
杜鹃几声烟树暖,
风雨相撺断。
梨花月未圆,
柳絮春将半,
夜长可怜归梦短。
绣针懒拈闲素手,
倦枕金钗溜。
莺啼绿柳春,
燕舞红帘昼,
东风院落人病酒。
九日湖上西风又吹湖上柳,
画肪携红袖。
鸥眠野水闲,
蝶舞秋花瘦,
风流醉翁不在酒。
山居春枕门前好山云占了,
尽日无人到。
松风响翠涛,
槲叶烧丹灶,
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二首:
黄昏闭门谁笑语,
燕子飞不去。
珠帘溅雨花,
翠坞埋烟树,
酒醒五更闻杜宇。
离愁困人帘未卷,
上下飞双燕。
孤云带雨痕,
暗水流花片,
湖边日长春去远。
湖上晚望东西往来船斗蚁,
拍手胡姬醉。
歌声落照边,
塔影孤云际,
荷风夜凉大似水。
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自从那位玉关的旅人离去以来,秋思愈发浓厚,夜晚的银屏显得格外寂寞。
寒风袭来,白藕的花朵凋零,露水冷却了青桐的叶子,
雁儿还未飞来,书信也未再寄。
我幽居在红尘中,世间的纷争与是非与我无关,
茅草屋在秋风中摇摆不定。
在山村中,我过着简单的生活,
闲暇时刻,我用老砚来写字,
疏篱外的玉梅开出了三四朵。
在桐柏山中,松风萧瑟,小楼飘散着缥缈的香气,
我弹奏着一曲《寻仙操》。
秋风中,玉兔在寒冷中徘徊,
野树上的金猿啸叫,
白云半天,山月显得渺小。
湖山的避暑胜地,山水都将被我描绘,
在白云社的诗会中,桃笙卷起了浪花,
茶与乳翻滚在冰冷的叶子上,
荷香在明月下,人们散去。
春思二首:
几声杜鹃在烟树中传来温暖,
风雨交加,愁绪不断。
梨花的月亮未圆,
柳絮飘飞,春日已过半,
漫漫长夜令人心痛,归梦却又短暂。
绣针懒得拿起,素手无暇,
金钗滑落,倦卧在枕边。
莺啼绿柳春意盎然,
燕舞红帘,白昼欢腾,
东风吹过院落,人却因酒而病。
九月九日湖上,西风又吹动柳条,
画肪与红袖相携。
鸥鸟在野水中安眠,
蝶儿在秋花间翩翩起舞,
醉翁不在酒中,风流依旧。
山居春日,门前的美景被云遮挡,
整日无人来访。
松风与翠涛相应,
槲叶在灶中烧得火红,
老师醉卧,春光已老。
春晚二首:
黄昏时分,闭门而笑,
燕子却飞不去。
珠帘溅落雨花,
翠绿的山坞埋藏着烟树,
酒醒时分,五更能听到杜鹃的鸣叫。
离愁让人困扰,帘子未卷起,
上下飞舞的双燕。
孤云带着雨痕,
暗水流淌,花瓣如片,
湖边的日子渐长,春天已远去。
湖上的晚望,东西往来的船如蚁,
拍手欢笑的胡姬醉了。
歌声在落日的余晖中飘荡,
塔影与孤云交错,
荷风夜凉,宛如流水。
秋怀在西风中,信寄到家万里,
问我何时归期未定?
雁啼红叶天边,人醉在黄花地里,
芭蕉的雨声随梦而来。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关系。他擅长用简练而富有音韵美的语言描绘情感,常常将个人的孤独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双调·清江引·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是张可久在经历人生的离别与孤独后,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秋天的感伤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在这种景色中产生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心态。
《双调·清江引·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开篇即以“秋思”引入,勾勒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在“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中,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凋零映射内心的孤独,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哀伤。
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茅屋的秋风与生活的简单,暗示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在“桐柏山中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中,松风与琴声交融,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视野拓展到广阔的自然风景,描绘了湖山的美丽,以及在诗会中与友人欢聚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然而,伴随着秋天的来临,诗中又流露出对离愁的感慨,特别是在“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中,诗人抒发了对故乡和归期的渴望,深化了秋思的主题。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渗透着浓浓的乡愁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微妙的情感。
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
表达自从玉关的旅人离去后,秋天的思绪愈发浓厚。
寂寞银屏夜。
夜空如同银屏,显得格外寂寞,暗示孤独感。
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
描绘秋风的寒冷与白藕花的凋零,表现秋天的萧瑟。
雁儿未来书再写。
雁未归,书信也未寄,强调对远方的思念。
幽居红尘是非不到我,
生活在幽静之处,与红尘中的纷争无关。
茅屋秋风破。
简陋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摆,表现生活的艰辛。
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
山村的简单生活,闲暇时用老砚书写。
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疏落的篱笆外,几朵玉梅开花,象征自然的幽静美。
桐柏山中松风小楼香缥缈,
描述在桐柏山中,松风与小楼的香气缥缈而美。
一曲寻仙操。
演奏《寻仙操》,表达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孤独、思乡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超脱。
诗中“玉关”象征什么?
诗人在“幽居红尘”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秋思”主要反映了哪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