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50:40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第一楼小集立金梯,却瑶杯,两行红袖君休醉。
万里黄沙客未归,一天白月秋无际,有书难寄。
琵琶姬王氏坐离筵,促哀弦,红妆新画昭君面。
玉手轻弹秋水篇,青衫老泪湓江怨,几时重见。
客怀抖征衫,望江南,晓奁开月衰容鉴。
恨墨拈元远信缄,冻河胶雪扁舟缆,利名全淡。
会稽道中墓田鸦,故宫花,愁烟恨水丹青画。
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在第一楼的集会上,金梯高耸,我举起瑶杯,劝君不要再醉了。
万里之外的黄沙,游子尚未归来,白月高悬,秋色无边,信件难以寄送。
琵琶姬王氏坐在离席的宴会上,悲哀的琴声促使她弹奏,红妆如同新画的昭君面。
她的玉手轻轻弹奏着《秋水篇》,青衫的老人泪流满面,湓江的怨情何时才能再见?
客人心怀忧愁,抖动着征衣,望向江南,晨曦中的月光照映着衰老的容颜。
愤恨于墨迹拈来远方的信件,冻河上缠绕着雪的扁舟,名利已全然淡薄。
在会稽的道路上,墓田上乌鸦啼叫,故宫的花朵,愁烟恨水如同丹青的画。
高耸的雕墙是宰相的家,夕阳下芳草萋萋,渔夫与樵夫闲谈,百年之后又如何?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与诗人,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用宴会场景来描绘个人的离愁与对故土的思念,反映了社会的无奈和个人的孤独。
《双调·拨不断·第一楼小集》以其精美的意象和情感深邃的表达著称。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高雅的聚会场景,金梯、瑶杯、红袖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轻松愉快的表象下却掩藏了深深的忧伤。万里黄沙、秋白月的描绘,表现了远方游子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对比。
琵琶姬的形象以及她的悲哀琴声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她的弹奏不仅是一种音乐的享受,更像是对离别的哀悼,昭君的面容则意味着美丽与悲剧的双重象征。诗中“青衫老泪”的意象尤为动人,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末尾的“百年之下”让人感到历史的深邃与个体命运的渺小,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人生的感慨。张可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个人的离愁与时代的悲剧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与思乡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个体带来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可久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琵琶姬”是指什么?
A) 一位歌唱家
B) 一位弹琵琶的美女
C) 一位王妃
D) 一位诗人
诗中所描绘的“白月”象征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思念与孤独
C) 友谊与团聚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