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04
原文展示
送关彦远赴江西
曾巩 〔宋代〕
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
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
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
白话文翻译
吃蘖饮冰显示廉洁之士的操守,穿着破衣烂鞋体现古人的风范。
在溪边堂上尽情登临之后,如今滕王阁归我在此啸傲。
一张床高高悬挂在宾客阁楼之上,两条龙都化作了空中的县池。
因为经过美景之地必须行乐,驿站的召唤正急切地向东。
注释
- 食蘖饮冰:比喻生活清苦,廉洁自守。
- 廉士操:廉洁之士的操守。
- 敝衣穿履:破旧的衣服和鞋子,形容生活简朴。
- 古人风:古人的风范和品格。
- 溪堂:溪边的堂屋。
- 滕阁:指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
- 啸傲:自由自在地吟咏歌唱。
- 一榻高悬:形容床铺高挂,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
- 宾阁峻:宾客阁楼的高耸。
- 二龙俱化:比喻两位杰出人物的离去。
- 县池空:县中的池塘空无一人,比喻人才离去后的空虚。
- 胜境:美景之地。
- 驿召:驿站的召唤。
- 急诏东:急切地向东召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送别友人关彦远赴江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廉洁自守和高尚品格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关彦远廉洁自守和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诗中“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一句,既是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古人风范的怀念。后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再次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食蘖饮冰廉士操:通过“食蘖饮冰”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廉洁自守的生活态度。
- 敝衣穿履古人风:用“敝衣穿履”来形容友人的简朴生活,体现了古人的风范。
- 溪堂兴足登临后:描述了在溪边堂上尽情登临的情景,为后文的离别做铺垫。
- 滕阁今归啸傲中:将滕王阁作为背景,表达了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一榻高悬宾阁峻:通过“一榻高悬”这一形象,展现了高雅的生活环境。
- 二龙俱化县池空:用“二龙俱化”比喻两位杰出人物的离去,表达了人才离去的空虚感。
- 因过胜境须行乐:强调在美景之地必须行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驿召方当急诏东:表达了驿站急切地向东召唤的情景,预示着未来的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食蘖饮冰”比喻廉洁自守,“敝衣穿履”比喻简朴生活。
- 对仗:如“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食蘖饮冰:廉洁自守的象征。
- 敝衣穿履:简朴生活的象征。
- 溪堂:自然美景的象征。
- 滕阁:高雅生活的象征。
- 一榻高悬:高雅环境的象征。
- 二龙俱化:人才离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食蘖饮冰”比喻什么?
A. 廉洁自守
B. 简朴生活
C. 高雅环境
D. 美景之地
-
“滕阁今归啸傲中”中的“滕阁”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江西南昌
B. 江苏南京
C. 浙江杭州
D. 福建福州
-
诗中“二龙俱化县池空”比喻什么?
A. 人才离去
B. 美景之地
C. 高雅环境
D. 简朴生活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与曾巩的这首诗同为描写滕王阁的作品,可以对比阅读。
- 苏轼《赤壁赋》:同样是描写美景和抒发情感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
诗词对比:
- 王勃《滕王阁序》与曾巩的这首诗在描写滕王阁的背景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勃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壮志豪情,而曾巩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八大家文集》:收录了曾巩的散文和诗歌,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