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亭

《西亭》

时间: 2025-05-06 17:41:36

诗句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1:36

原文展示:

西亭 曾巩 〔宋代〕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白话文翻译:

我频繁地挥动团扇来到这座亭子,身处异乡,心中充满忧愁,思绪深沉。 我徒然羞愧自己无法超脱世俗,没有高尚的节操,反而觉得在人群中独自清醒是可恶的。 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日渐衰老,天地间的困境何时才能安宁? 想要知道现在的一切像什么,就像万里波涛中的一片浮萍。

注释:

  • 团扇:古代的一种扇子,常用来象征夏日或闲适的生活。
  • 频挥:频繁地挥动,表示作者心情烦躁或不安。
  • 他乡:异乡,指作者身处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乡。
  • 愁坐:忧愁地坐着,形容心情沉重。
  • 思冥冥:思绪深沉,心情忧郁。
  • 空羞:徒然感到羞愧。
  • 避俗:逃避世俗。
  • 高节:高尚的节操。
  • 转觉:反而觉得。
  • 恶独醒:讨厌自己独自清醒,指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感到孤立。
  • 岁月淹留:岁月流逝,时间长久。
  • 随日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衰老。
  • 乾坤:天地,指整个世界。
  • 狼狈:形容处境困难,不安定。
  • 几时宁:何时才能安宁。
  • 万里波涛:形容广阔无边的波涛。
  • 一点萍:一片浮萍,比喻微不足道或漂泊无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西亭》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时世不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居他乡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孤独清醒的厌恶,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亭”为背景,通过团扇、他乡、愁坐等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空羞避俗无高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无法超脱世俗的羞愧,以及对在人群中独自清醒的厌恶。后两句“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则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最后以“万里波涛一点萍”作结,形象地比喻了作者在广阔无边的世事中的渺小和漂泊无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曾巩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团扇频挥到此亭”:作者频繁地挥动团扇来到这座亭子,暗示了心情的烦躁或不安。
  2. “他乡愁坐思冥冥”:身处异乡,心中充满忧愁,思绪深沉。
  3. “空羞避俗无高节”:徒然感到羞愧自己无法超脱世俗,没有高尚的节操。
  4. “转觉逢人恶独醒”:反而觉得在人群中独自清醒是可恶的。
  5. “岁月淹留随日老”: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日渐衰老。
  6. “乾坤狼狈几时宁”:天地间的困境何时才能安宁。
  7. “欲知事事今何似”:想要知道现在的一切像什么。
  8. “万里波涛一点萍”:就像万里波涛中的一片浮萍,比喻微不足道或漂泊无依。

修辞手法:

  • 比喻:“万里波涛一点萍”用万里波涛中的浮萍比喻作者在广阔无边的世事中的渺小和漂泊无依。
  • 拟人:“岁月淹留随日老”将岁月拟人化,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
  • 对仗:“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中的“团扇”与“他乡”,“频挥”与“愁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世俗的无奈和对孤独清醒的厌恶。同时,诗中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团扇:象征夏日或闲适的生活,这里表示作者心情烦躁或不安。
  • 他乡:异乡,象征孤独和忧愁。
  • 愁坐:忧愁地坐着,形容心情沉重。
  • 思冥冥:思绪深沉,心情忧郁。
  • 岁月淹留:岁月流逝,时间长久。
  • 乾坤:天地,象征整个世界。
  • 万里波涛:广阔无边的波涛,象征世事的广阔和无常。
  • 一点萍:一片浮萍,象征微不足道或漂泊无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团扇频挥到此亭”中的“团扇”象征什么? A. 夏日 B. 闲适的生活 C. 心情烦躁或不安 D. 以上都是

  2. 诗中“空羞避俗无高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羞愧 B. 无奈 C. 厌恶 D. 孤独

  3. 诗中“万里波涛一点萍”用什么比喻了作者在世事中的处境? A. 浮萍 B. 波涛 C. 团扇 D. 他乡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曾巩《西亭》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曾巩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是了解曾巩诗歌风格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三 醉太平十四首 其二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一 醉太平·厌厌闷着 醉太平 杨花 醉太平 灞上秋眺 醉太平 赠胡僧,时廿二年 醉太平 题雪泥翁秋山倚声图 醉太平 秋柳 醉太平 昙花第三词,用宋人独木桥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笑了事 禄结尾的成语 首结尾的成语 白帢青衫 县令 朝令暮改 谷字旁的字 星移漏转 括马 宝盖头的字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攀援桂枝 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抟心揖志 踳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