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清明

《西湖清明》

时间: 2025-05-07 22:55:49

诗句

芳天新霁惠风和,软录平堤凝不波。

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

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延斗绮罗。

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飘柰此月明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49

原文展示

芳天新霁惠风和,软录平堤凝不波。
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
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延斗绮罗。
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飘柰此月明何。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天空下,雨后的天空清新明朗,温和的春风拂面而来,
柔软的绿草如绸缎般平铺在堤岸上,湖面如镜般平静没有波澜。
桃花和李花默默无言,但来客却习以为常,
高楼和台阁如同画卷,依山而建,景色优美。
游人如织,衣裙飘舞,马车填满了路,
华丽的船只在湖面上延展,装饰着缤纷的绸罗。
寂静的寒烟在水面上升起,白鸥在月光下轻轻飘荡,
这样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一切,仿佛在问:此刻为何如此美好?

注释

  • 芳天:芳香的天空,指春天温暖而清新的天气。
  • 惠风:温和的春风。
  • 软录:柔软的草地。
  • 凝不波:湖面平静,没有波纹。
  • 桃李无言:桃花和李花默默无语,象征着花开之美却无声的欣赏。
  • 游裾:游人的衣裳,形容游人如织。
  • 翠榜:华丽的船只。
  • 斗绮罗:形容船只的华丽装饰。
  • 寒烟:清晨或傍晚水上升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蕴是宋代的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西湖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西湖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人。诗人通过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清明》是一首描绘春日西湖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优雅。开头两句“芳天新霁惠风和,软录平堤凝不波。”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春天,温暖的春风带来了雨后的清新,湖面如镜,完美体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和谐。接下来的“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则通过桃花和李花的沉默,暗示了自然的宁静与游人对之的熟悉,楼台的描写更是增添了画卷般的美感。

诗的后半部分“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延斗绮罗。”表现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春日的生机与繁荣。而最后两句“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飘柰此月明何。”则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寒烟与白鸥在月光下的映衬,展现了西湖夜色的静谧和优雅,引人深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天新霁惠风和: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新的天空,温和的春风轻拂,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2. 软录平堤凝不波:湖面平静如镜,草地柔软,展现出西湖的自然美。
  3. 桃李无言看客惯:桃花和李花虽然静默,但游人早已习惯了这种美丽的景色。
  4. 楼台如画占山多:高楼和台阁如同精美的画卷,给山水增添了色彩。
  5. 游裾匝路填车马:形容游人繁多,衣裙飘动,马车满路,生动表现了春游的热闹场面。
  6. 翠榜开延斗绮罗:华丽的船只在湖面上延展,装饰着缤纷的绸罗,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7. 寂寂寒烟生水面:水面上升起了寒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8. 白鸥飘柰此月明何:白鸥在明亮的月光下轻轻飞舞,表现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画卷,增强了诗的艺术性。
  • 拟人:桃李无言,赋予花朵以情感,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互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芳天:象征春天的气息,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2. 桃李:象征美好与沉默,表达了自然的静谧。
  3. 楼台:代表人文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雪景
    • B. 春天的湖面
    • C. 秋天的树林
  2. “桃李无言”中的“无言”是指什么?

    • A. 花开无声
    • B. 游人不说话
    • C. 自然的宁静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夸张
    • B. 比喻与拟人
    • C. 排比

答案

  1. B. 春天的湖面
  2. A. 花开无声
  3. B. 比喻与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描写春天的忧伤与希望,与张蕴的《西湖清明》形成对比,前者强调社会动乱,后者则专注于自然的美好。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张蕴的宁静相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 雨中过欧阳编修馆题竹木画上 题画 过沈修撰留酌醉后书赠 题耕读轩 閒居与沈修撰小酌写枯木竹石遂题 题孝子曹镛卷 题万安山樵 为姚生题终养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欢声笑语 滥杀 牵经引礼 祸起飞语 持平之论 按步就班 烟匣 霜艳 齊字旁的字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鼓馁旗靡 高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靠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