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3:57
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箫花落未。杏梅桃共李。水底鱼龙惊起。推枕月明千里。伊吕衰翁徒尔耳。我怀犹未是。
人已经醉了。溪水两岸春意盎然。鼓声和箫声中,花瓣还未飘落。杏树、梅树、桃树和李树都盛开了。水底的鱼龙惊起,打破了宁静。推开枕头,月光照亮了千里远的景象。伊吕衰翁徒然叹息,我的心情仍然没有改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伊吕衰翁”是指古代的隐士,通常用来表达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反映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淲,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春天的景象表现人的情感,擅长以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可能在春游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因而产生了豁达而又感伤的情感。
《谒金门(醉花春)》一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人已醉”便为整首诗奠定了醉意朦胧的基调。随着春意的展开,溪水两岸的生机勃勃,鼓声与箫声交织,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欢乐。然而,随之而来的“花落未”却又带有一丝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虽美,却是短暂的。
“杏梅桃共李”则将各种花卉并列,展现出春天的繁荣与富饶,同时也暗示着世事的纷繁复杂。接下来的“水底鱼龙惊起”,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打破了静谧的氛围,带来了一种活力。这种活力与春天的生机相辅相成,进一步加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推枕月明千里”中的月光,象征着希望与宁静,但与“伊吕衰翁徒尔耳”结合,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尽管美景在眼前,但内心的忧郁依然无法消散。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示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出一种乐观与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溪北溪南”指的是哪里?
“伊吕衰翁”意指什么?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