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5:52
兰畹曲。赢得凄凉满幅。苦句今生吟已足。他生休更卜。指点山邺华屋。迅羽轻尘相逐。蜡炬成灰钟漏促。断无残梦续。
兰丛小路曲折,满眼凄凉的景象。苦苦吟唱的诗句,这一生已经足够。他生就不再占卜。指点那山中华丽的屋宇,轻快的鸟儿如尘埃般追逐。蜡炬已成灰烬,钟声也催促时光流逝。再无余梦可续。
“蜡炬成灰钟漏促”这一句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蜡烛的熄灭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钟漏”则代表时间的流逝,二者结合形成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较为神秘,主要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慨,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理想的追求。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考的诗作,整体结构紧凑,情感细腻。诗的开头以“兰畹曲”引入,描绘出一个清幽雅致但又令人感到凄凉的环境,与后文的“苦句”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苦句的吟诵,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似乎在说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痛苦的诗句,但这一生的经历已足够,不必再在来世中继续追寻。
诗中“指点山邺华屋”则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迅羽轻尘相逐”,又让这种理想显得遥不可及。最后的“蜡炬成灰钟漏促”凝聚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触,令整个诗作在哀伤中又充满哲理的思考。
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深思。诗人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理想的追寻,情感层次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整体情感基调哀伤而又哲理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兰畹曲”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蜡炬成灰”的寓意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谒金门》的全面解析,包括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