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13
书未报。孤负廿年情好。千里邮传诗又到。格高臻独造。也有西湖啸傲。久客自成情操。何日他乡归皂帽。喜音占鹊噪。
信还没有收到,真是辜负了这二十年的情谊。千里之外的邮寄,诗歌又一次寄到了。你的格调高雅,独树一帜。西湖的美景,令人感到昂扬自得。久居他乡,心中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情操。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戴上那顶皂帽呢?听到喜鹊的叫声,仿佛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
袁思古,现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通常融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外求学或工作的时期,表达了对故乡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通过诗中对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的回忆与期待,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执着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谒金门 寄曼叔桂林》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书未报”,立刻引发读者的共鸣,生活中常有未能及时联系的遗憾,诗人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提到“千里邮传诗又到”,这不仅是对朋友的关心,也暗示着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里的“诗”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
“格高臻独造”一句,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说明这位朋友在艺术或生活上都独具一格,激发了诗人的敬意与欣赏。而“也有西湖啸傲”则引入了自然的意象,西湖是美的象征,寓意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
“久客自成情操”则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人在外久居,难免会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操,这种自我修养与他乡的生活交融,使得诗人更加珍视与故乡的联系。
最后的“何日他乡归皂帽”呼应了开篇的思念,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故乡的眷恋,最终以“喜音占鹊噪”结束,留下了对未来美好期望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对故乡的眷恋,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情感与归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诗中提到多少年的情好?
“何日他乡归皂帽”中的“皂帽”象征什么?
诗人对朋友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