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8:11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
欲知归计久迁延,
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
乞骸惟冀上衰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
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
岂同高士爱林泉。
想知道我归家的计划为何拖延已久,
已经写了三十首诗整整二十年。
受到宠信却不想着报效朝廷,
乞求退休只希望能得到些怜悯。
相如曾在艰苦中忍受口渴,
陶渊明仍能在醉酒中安然入眠。
我才薄力微,难以强求,
岂能与那些高士一样热爱山林泉水。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擅长诗词、散文,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欧阳修在仕途上遇到挫折后,心中感到无奈与失落。他在诗中反映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士的羡慕,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这首诗通过浓厚的自我反思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不满与思索。开头两句直白地表明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长久未能如愿的无奈,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沉重感慨。接下来的“受宠不思身报效”则透露出他在权力中心的迷茫与失落,尽管身处高位,却对自己的贡献感到无力与愧疚。
“乞骸惟冀上衰怜”一句展示了他对退休生活的憧憬,然而,这种渴望却又带着一丝悲凉。诗人自比历史上的名人,既有对相如与陶渊明的敬仰,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自嘲,特别是在“材薄力殚难勉强”的自我评述中,流露出一种谦卑和对自我局限的认知。
最后,诗人以对“高士”的描绘结束,强调自己与志向高远者的差距,却又对这种高洁的志趣心生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欧阳修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权力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反映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欧阳修的“乞骸惟冀上衰怜”指的是什么?
A. 请求退休
B. 请求职务
C. 请求财富
D. 请求名声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谁?
A. 陶渊明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D. 杜甫
诗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 受到重用
B. 权力中心的迷茫
C. 退休生活的安逸
D. 追求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