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4:30
即事一首
——刘克庄
书卷交疏觉昼长,
田园收薄值年荒。
老而用事独毛颖,
何以解忧惟杜康。
赐帛恩深优故老,
催租人至败重阳。
西风烂熳开蓉菊,
不管先生两鬓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在书卷之间交流,感觉白昼变得漫长;田园的收成微薄,正值荒年。虽然已经年迈,但仍在忙于政务,心中忧虑愈发加重,只有杜康酒能解忧。朝廷对老人的恩赐深厚,但催租的人却在重阳节时到来。西风中,菊花盛开,尽管作者的两鬓已显霜白。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池,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被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抒发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之时,诗人以个人的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忧虑和困境。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的《即事一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书卷交疏觉昼长”,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本中,感受到时间的延续,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反思。接着,诗人提到“田园收薄值年荒”,不仅表明了当时的经济困境,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生计的关切。
“老而用事独毛颖”,这句直白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老年人在社会中仍需承担责任的艰辛。随后的“何以解忧惟杜康”,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无奈与自嘲,唯有借酒消愁。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赐帛恩深优故老”,表现了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催租人至败重阳”的对比,突显了人们对生活压力的无奈。
最后两句“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则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淡然。尽管面临岁月的侵蚀,诗人仍能在花开时节找寻到一丝宁静与美好。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人生哲思,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既有对于年岁增长的无奈与愁苦,也有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人对生活的坚韧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杜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风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田园收薄值年荒”中的“薄”指的是什么?
A. 繁盛
B. 稀少
C. 丰富
D. 庄稼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八月十五
B. 农历九月初九
C. 农历十二月初一
D. 农历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