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7
自脱樊笼役,潜心克己私。
是求从此日,非莫问前时。
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
人心日澜倒,先觉仰扶持。
我已经摆脱了樊笼般的束缚,专心致志地克制自己的私欲。
希望从今往后能够有所追求,但不再问过去的事情。
虽然郡府变迁,山河依旧不变,江水和石头也不曾移动。
然而人心却如波涛翻滚,早已觉察到这一点,唯有仰赖他人来扶持。
阳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常常反映出对人性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政治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人心变化的深刻思考。
本诗通过个人的自省与对社会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和外界的深刻理解。开篇以“自脱樊笼役”开始,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经历的束缚与挣扎,表现出一种渴望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心态。接下来,诗人强调“求从此日”,暗示着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虽不再执着于过去,却对未来充满期待。
“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尽管社会变迁,但自然界的景象依旧如故。这一对比增强了诗人的感慨,强调了人心的浮躁与动荡。
最后两句将核心情感推向高潮,人心如波澜翻涌,体现出对人性深刻的理解。诗人意识到,只有依靠他人的支持与理解,才能在这动荡的社会中找到一丝安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表达了对人心浮躁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在动荡的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他人的支持。
诗中“樊笼”指的是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自然
D. 人心
诗人希望从今往后如何?
A. 追求自由
B. 忘记过去
C. 克己私
D. 依靠他人
“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心浮躁
B. 自然恒久
C. 社会变迁
D. 个人奋斗
答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均利用自然景象抒发情感,但阳枋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社会的思考,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出壮阔的视野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