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赵茂实大著二首 其二

《寄赵茂实大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1:17:52

诗句

词臣工笔墨,亦足致功勋。

细草平戎策,兼为谕蜀文。

一言关治乱,千载有知闻。

应笑垂纶叟,愁吟对海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52

原文展示:

寄赵茂实大著二首 其二
词臣工笔墨,亦足致功勋。
细草平戎策,兼为谕蜀文。
一言关治乱,千载有知闻。
应笑垂纶叟,愁吟对海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作为文臣,写作的技巧和能力,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功勋。
细致的策略能够平定边疆,且也可以用来劝谏蜀地的文士。
一句话就能关乎治乱,千年之后仍然有人知晓。
应该嘲笑那垂钓的老者,他忧愁吟唱时对着海云。

注释:

  • 词臣:指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员。
  • 工笔墨:精细的笔墨,形容写作技艺高超。
  • 平戎策:指平定边疆的策略。
  • 谕蜀文:劝谏蜀地的士人。
  • 一言关治乱:一句话就能影响国家的治乱。
  • 千载有知闻:千年后仍有人知道。
  • 垂纶叟:指钓鱼的老者,象征平静生活。
  • 愁吟对海云:忧愁吟唱时对着海上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良弼,号复古,宋代诗人,因其文学成就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简洁,常常触及社会现实和人生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出当时文臣的责任与使命感,强调文人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赵茂实是一位著名的官员,诗人通过寄赠诗歌来表达对其的欣赏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示了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开篇即言“词臣工笔墨,亦足致功勋”,强调了文书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使是用笔墨,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接着,诗人提到“细草平戎策”,暗示着文人不仅要有文采,更要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诗中“一言关治乱,千载有知闻”更是点出文人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后世,凸显了文人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最后两句“应笑垂纶叟,愁吟对海云”,则展现了诗人对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的批评。垂钓的老者虽然生活安逸,但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这种安逸显得格外无奈和悲哀。整首诗在赞美文人责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思,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词臣工笔墨,亦足致功勋:文人在书写上精湛的技艺同样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 细草平戎策,兼为谕蜀文:细致的战略可以用来平定边疆,同时也可以劝谏蜀地的士人。
  • 一言关治乱,千载有知闻:一句话能够影响到国家的治乱,千年之后仍有人会记住。
  • 应笑垂纶叟,愁吟对海云:应当嘲笑那些安于现状的老者,他们忧愁吟唱却只对着大海和云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工笔墨”与“致功勋”,形式上整齐。
  • 比喻:将文人比作能够平定边疆的策士,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人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担当,强调文字的力量和文人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诗人以此寄托对赵茂实的期望,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工笔墨:象征文人的才华与精湛技艺。
  • 细草:比喻细腻的策略。
  • 海云:象征安逸与无奈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词臣”指的是哪类人?

    • A. 农民
    • B. 文官
    • C. 商人
  2. “细草平戎策”中的“细草”象征什么?

    • A. 军事力量
    • B. 细腻的策略
    • C. 贫瘠的土地
  3. 诗人对“垂纶叟”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嘲笑
    • C. 同情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戴复古的诗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行对比,两者都强调文人的责任感,但王安石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而戴复古则突显了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唐人愁诗戏作 宿能仁寺 村饮示邻曲 夜归 致仕後岁事有望欣然赋诗 忆山南 幽居岁暮 南堂默坐 即事 新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呼后应 比属 包含夺的成语 忐忑不宁 鬥字旁的字 文昭武穆 麦字旁的字 松架 辰字旁的字 拉枯折朽 陶开头的成语 包含宫的词语有哪些 腾掉 悔恨 文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东掩西遮 眼语颐指 包含第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