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4
浪淘沙令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风雨晚春天。芳兴慵悭。浅红稠绿满园间。
独有梨花三四朵,留住春寒。
年少跃金鞍。咫尺关山。
倦飞如我已知还。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
在风雨交加的晚春时节,花香依旧淡薄,园中满是稠密的绿意与浅红的花朵。唯有三四朵梨花,仍在这寒冷的春天里盛放。
年轻时骑马轻快,近在咫尺的关山却让人感到疲倦,像我这样的人,早已知道归去的方向。洒落在东风中的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衫,我不得不再次打量自己。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浪淘沙令》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丝寒意,借花香与春雨抒发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浪淘沙令》是陈三聘的一首经典词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风雨晚春天"展现了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伴随着风雨的到来,花香显得格外慵懒。诗人通过描写园中“浅红稠绿”的景象,映射出春天生命的繁盛与即将凋零的无奈。独有的梨花,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短暂的春光,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接下来的“年少跃金鞍”,体现了诗人对青春年少时的回忆,表达了当时的轻松与洒脱。与“咫尺关山”相对,诗人感到年轻时的无畏与现实的苦涩,仿佛一切的美好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则极具情感深度,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泪水的洒落不仅是对青春的惋惜,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尽思考。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冲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中艰难与无奈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芳兴慵悭”中的“慵悭”指的是:
A. 活泼
B. 懒惰
C. 愉快
“年少跃金鞍”中的“金鞍”象征:
A. 贫穷
B. 自由与活力
C. 失败
诗中提到的“独有梨花三四朵”主要表达:
A. 春天的丰盛
B. 春天的短暂与脆弱
C. 对未来的希望
陈三聘的作品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动荡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宋代词人的多样性。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三聘的《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