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32
代寿韩平原
国付平章众正开,凌烟录尽到云台。
鸳鸿充序皆桃李,羔雁成群及草莱。
强国断无逾此策,随车未必尽直材。
更须妙斡垂纶手,看取灵鳌上手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平原的祝寿之情。诗中提到国家赋予平章(即宰相)重任,政务繁忙如同凌烟阁上记录的历史。鸳鸯和鸿雁在此象征着美好的事业,桃李满天下。羔雁成群则比喻志同道合的人士。诗人强调,强国之策并非简单可得,随车而行的人未必都是能干之材。最后,诗人寄希望于韩平原能运用高明的才智,将灵鳌引领至成功的巅峰。
刘过,字景蕃,号石梁,南宋诗人,生于1149年,卒于1210年,擅长诗、词、文。其诗风清新、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
这首诗是刘过为祝寿韩平原而作,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个人对同僚的美好祝愿。诗中表达了对韩平原才能的认可,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代寿韩平原》是一首充满祝福与希望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平章韩平原的祝寿,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开篇以“国付平章众正开”交代了韩平原的重要地位,显示出诗人对其能力的认可。接着,通过“凌烟录尽到云台”,表达了历史对人才的记录与认可,隐喻着韩平原将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
在“鸳鸿充序皆桃李,羔雁成群及草莱”中,鸳鸯和鸿雁象征着美好的事业,表达了诗人对韩平原成就的期待。而羔雁成群则描绘了志同道合者的团结,暗示韩平原在工作中能够吸引并团结优秀的人才。
“强国断无逾此策,随车未必尽直材”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指出成大事者并非易事,辅佐他者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能干之才。最后,诗人以“更须妙斡垂纶手”结尾,寄予韩平原更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能力,引领国家走向成功。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的祝福,也蕴含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韩平原的美好祝愿,同时表达了对人才与国家未来的关心。诗人在赞美平章的同时,也深刻揭示出治国理政的艰难与复杂,寄予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这些意象在中国文化中都具有深厚的寓意,代表了作者对于理想与成就的追求,以及对人才与团结的渴望。
诗中“国付平章”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职业
B. 国家委任的重要官员
C. 历史的记录
答案:B
“羔雁成群及草莱”中的羔雁象征什么?
A. 个人成就
B. 志同道合的人
C. 国家繁荣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灵鳌”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成功
C. 智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