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20
南浦 送竹垞被徵入都,时道出白下
——沈岸登〔清代〕
啼柳白门鸦,怕听他古岸斜阳马首。
转怅故人疏,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
身将隐矣,近来不醉旗亭酒。
唤起阶前猿鹤问,还肯劝君留否。
平江小艇迎潮,怪离歌倚棹,催人故骤。
准拟乱山隈,扶犁去苦索力耕无耦。
东华驴背,软尘几许征衫袖。
烟雨他时归,记取添我,画图携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依依不舍。诗中描绘了啼鸣的柳树和白门外的乌鸦,仿佛在提醒人们离别的悲伤。诗人内心感到怅惘,不知何人能与自己倾诉对旧时光的怀念。近来自己隐居,不再沉醉于酒色,心中难免感到孤寂。诗人呼唤在阶前的猿鹤,是否还能劝朋友留步。小艇在平江迎潮,离别的歌声从桨上传出,催促着人们加快离开的步伐。诗人原本打算在山间耕作,然而却在无情的劳作中感到辛苦。东华的驴背上,轻薄的尘土覆盖着征途的衣袖。烟雨蒙蒙,期待有朝一日能携手归来,重温旧日的画图时光。
作者介绍:沈岸登,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常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鲜明的意象呈现出独特的诗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离别情景,反映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南浦》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啼柳白门鸦”引入,生动地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白门外的乌鸦啼鸣,似乎在为离别而哀怨,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转怅故人疏”显示出诗人与故人之间的疏离感,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通过“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渴望与无奈。诗人在隐居生活中逐渐远离酒色,表明了对生活态度的改变,但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却依旧困扰着他。
“唤起阶前猿鹤问”,诗人试图与自然对话,渴望从中寻求情感的慰藉。离别的歌声和小艇迎潮的画面,既有动感,又暗含了人生的无常。最后的“烟雨他时归”,则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虽有离愁,但仍然希望能再相聚,共同描绘人生的画卷。
整首诗在情感的基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又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使得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显得更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思念、孤独与重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啼柳白门鸦”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平江小艇迎潮”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该诗的综合分析,涵盖了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及互动学习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