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8:09
浪淘沙 不眠闻猫声
作者: 石任之
楼外彻金铃。噤断黄莺。谁将鱼饭聘精灵。花落蚕眠三月半,无梦堪惊。万籁肯无声。时至而鸣。未来心绪卜何徵。薛定谔猫无定准,难死难生。
窗外金铃声彻响,犹如鸟儿黄莺不再啼鸣。谁能用鱼饭来招待那精灵?花瓣已落,蚕也在三月的半空中安然入眠,却无梦可惊。万物都寂静无声,时光来临时却又开始鸣叫。未来的心绪将何处求证?薛定谔的猫没有定数,生死难以决定。
薛定谔猫:这一思想实验由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用以说明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反映了观察与被观察之间的关系,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复杂性。
石任之,现代诗人,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著称。其诗风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思考,常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与自然的关系。
《浪淘沙 不眠闻猫声》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结合了量子物理中的哲学思考,表现出对生死、梦境与现实的探索。
这首《浪淘沙 不眠闻猫声》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开头“楼外彻金铃”,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静谧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春日的午后,然而随之而来的“噤断黄莺”则显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寂静与孤独,这种对比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接下来的“谁将鱼饭聘精灵”,既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随着“花落蚕眠三月半”,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命循环融为一体,突显出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慨。
最后,诗中的“薛定谔猫无定准,难死难生”,将量子物理的思想引入,探讨了生与死的模糊界限,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是对外界声音的感知,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使人不得不思考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存在的意义。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性,表现了对生死、梦境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与迷惑。
“噤断黄莺”中“噤”字的意思是:
A. 噪音
B. 安静
C. 阻止
D. 听见
“薛定谔猫”是用来描述什么概念的?
A. 生命的循环
B. 量子叠加态
C. 自然的声音
D. 精灵的存在
本诗表达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社会的批判